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有目的,曹冲难选择!(1/2)
这两个答案是摆明了出来的,曹冲曹丕他们做出这个选择,虽然让曹操诧异了片刻,但在心中却是没有惊起什么波澜来。
因为曹操的目的不在这里。
所以即使曹冲曹丕的回答再天花乱坠,曹操心中亦是无感。
他心中早有答案。
而这个答案恰巧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不谋而合。
那就是不称帝。
后世的曹操不称帝的原因有许多,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当时三国鼎立。
尤其在曹操当权的那些年里,天下的局势十分不明朗。
后世的曹操与现在的曹操一般,他在内心深处或许都是想要称帝的。
后世的曹操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在曹操统领魏国的那几年里面,恰恰是刘备、关羽在汉水流域搞出来的军政格局大震荡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事情,阻碍了曹操称帝的临门一脚。
从定军山之战阵斩夏侯,刘备开始获得汉中盆地主导权开始,到曹操终于认识到汉中之于自己只是不得不抛弃的鸡肋,再到刘备集团联合巴蜀雍凉的势力代表,仿窦融故事而称汉中王,再到刘封孟达略定上庸三郡,再到关羽北伐威震中原。
汉水仿佛化身成了象征“汉朝”天命未绝的巨龙,在公元219年大半年的时间里掌握在了一个自称汉中王的宿敌手中,这是刘备集团刻意效仿刘邦故事的体现,意图以相近的称号(汉王、汉中王)、同样的龙兴地(汉中巴蜀)走出一条再度兴复汉室的路数。
换言之,刘备在此时刻意把自己打造成了刘邦再世。这一套结合“汉水大震荡”带来的政宣攻势,不可能不对整个中原士人的心态造成影响,即便汉献帝仍旧存在,但光武帝自立河北时,亦有更始帝存在的先例。再加上,在刘备取得定军山大捷前的一年间(218年)先后有耿纪、魏讽、侯音在许都、邺城、宛城谋反或谋反未遂,整个天下局势(天意民心)瞬间诡异了起来。
民心如此,让曹操不敢冒险,所以后世的曹操并没有称帝。
而如今亦是如此。
如今虽然没有刘备,没有关羽的威震华夏,但是崔琰的谋逆之事未久,荀自尽也就在昨日。
曹操心中就是想要称帝,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尤其是在荀的灵堂前说出如此之话。
之所以这般做,确是有曹操的一份谋想。
在崔琰叛乱之前,曹操便打算先隐忍,然后放长线钓大鱼。
可惜,自始至终,除了崔琰,以及那些世家中人露出了些许马脚之外,曹操并没有看到自己想见到的人。
曹操想见到的那些人并非是冀州的世家,他想见见司隶那边的世家影子。
可惜...
并没有。
所以崔琰之死,并不能代表着这件事情的结束,只能代表这件事情的开始。
因为这件事情的源头,是在汉献帝刘协那里的。
曹操在荀灵堂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自然是引蛇出洞的了。
曹操要为自己,为自己的继承人把九州大地这间大房子打扫干净一些。
可惜...
曹操原本以为曹冲会说出他想要的答案的,可惜并没有人说出来。
不过曹操在可惜的时候,心中亦是有些自得。
从自己这两个儿子的回答中,也是不难看出他们的智慧的。
望子成龙,而当自己的儿子都是人中龙凤的时候,曹操心中自然是有自得。
不过,既然这两个家伙不入坑,那曹操只好推他们进去了。
第一个被曹操选择推进坑里去的人是曹冲。
只见曹操在王座上低头沉思着,不一会儿便有些萧瑟的说道:“我听闻陛下在许都过得不是很舒心,旁边总是有些人围绕其中,貌似是有些颍川荀家的人吧,这些人,可还真是聒噪呢!”
呃?
曹冲曹丕听了曹操的,脸色有些异常。
尤其是曹冲,脸色就不是异常那么简单了,那是古怪。
曹老板你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荀家?
我如今是荀的衣钵传人,与荀家也算是有点关系的。
而曹老板这句话,是在指责荀家是心向汉室的世家?
事关荀家,尤其是在荀尸骨未寒的时候,曹冲硬着头皮,也只好站出来说话了。
“父王,荀家虽然有与陛下周旋,但亦是遵父王的旨意罢了。”
曹操似笑非笑的看着曹冲,说道:“孤以为,他们不是按照孤的旨意行事的,而后别有想法。”
别有想法?
曹冲脸色更加古怪了。
曹冲感觉他被曹操针对了。
而事实上,曹冲还真的是被曹操针对了。
曹操自然是知道曹冲在这个时候必须要为荀家出头的,但就是在这个前提之下,曹操依然是说了这些话。
曹操现在说的这些话看似轻松,但别忘了,曹操是魏王,他的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而且还不需要理由。
而今日曹冲若是不能给荀家辩白,恐怕荀家在不久后便会被那些想要讨好曹操的人特意刁难了。
荀家是高门不错,但大象还怕蚂蚁咬,更何况那些讨好曹操的人也不可能是蚂蚁。
他们是豺狼。
如饥似渴、想要在主人面前邀赏的豺狼。
所以曹冲心中有些迷惑,但也只是迷惑,他心中并没有害怕的情绪。
曹冲知道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也知道曹操有多看重自己。
尤其在崔琰事件还未过多久,曹操心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