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防备夜袭(1/2)
“我愿意从军,为将军大人做事”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虽说将军会管饭,但是管多管少是一个问题,如果选择从军的话,粮食的分量肯定会足很多。
而且还有饷银,银子对任何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更何况他们这些忍饥挨饿的难民。
至于战死沙场什么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被饿死冻死的人,他们见过很多了,很多都发生在他们身边,很可能头天晚上还一起露宿,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体就变得和地面一样冰凉了。
他们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眼前有这么好一个机会,让他们能摆脱随时被饿死的威胁,只要不是笨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何况从军又不一定会战死,情况不对,继续跑路也不是不行。
从军之后,战死沙场的几率,不一定比饿死的街头的几率高,而且还能吃饱饭,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能吃饱,对于经常挨饿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他们都不是懒惰之人,只不过是背井离乡的弱势群体,想要给别人干活别人都不要,虽说眼前的将军能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将军粮食不充足了,肯定会优先照顾手下的人,成为他的手下,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啊。
“我也愿意,只要给饭吃,干什么都行”
“我也愿意”
“我也要从军”
...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军,之前他们也想从军,可是官府招兵要求很高,而且招收的人数不多,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进入军中,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
据说登州的人稍微好一些,登莱巡抚孙大人在登州大量招兵,有一万多人能吃上朝廷的粮,他们很是羡慕,但他们运气不好,当初选择的目的地是莱州,想投军偏偏人家都不收。
孔有德没想到,想从军的人数会这么多,原本以为,五千人中,能有个一千多人就不错了,但是眼前的难民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有这个想法,都想进入军中吃军粮。
这五千人的年龄和性别组成,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各个年龄阶层的都有,而是青年男性居多,因为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老弱病残都被淘汰掉了。
年轻的女子可以给别人当丫鬟,或者干脆一狠心,自己卖进青楼,亦或是被自己丈夫或者父母卖进青楼,不会这么颠沛流离。
这么多人,孔有德不可能照单全收,这样的难民,肯定不止这三千人,接下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想从军的都收下来,短时间提高不了多少战斗力,反而会形成巨大的负担。
所以他只给了熊文斌一千个名额,让他负责招募,等招募完毕,这一千人不可能全部归他指挥,其中六百人分散补充给步营,炮兵营,火铳营等六个营,其余的四百人才是他的,这四百人暂时不设编制。
不过百总的职位,孔有德打算从自己的亲兵中指派,基层的小军官也由这些百总安排,他要掌握对这支新编军队的控制权,熊文斌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很好,但这代表不了他的忠诚度。
“想要从军的,都到这边来,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来,大家都有机会。”
随后,在孔有德的示意下,熊文斌开始了他的招兵工作,毕竟做过千总的人,做起这些工作还算是比较顺利,而孔有德手下的大军也开始了扎营工作。
不得不说熊文斌十个能力不错的人,为难民们选择的这个扎营点,非常的合适,在一个山坳之中,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都被山挡住了,加上燃起来的篝火,即使在这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基本不会冻死人。
这片营地面积非常大,容纳两三万人都没什么问题,不过难民们没什么体力,建立不起来有效的防御,孔有德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里离莱州城不过十五里,骑兵突袭过来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情,必须要加以防范。
开始扎营后,首先干的不是搭建帐篷,而是先砍树,士兵们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然后再把一部分树木削尖,排成一排,穿插进一根长木之中,在以短木支撑,做成拒马枪,防御骑兵冲击,而且周围的山头上,也搭建了临时的哨所,负责观察周围的情况。
之前基本都没这么做,因为大军要么晚上是在城池中过夜,要么实在周围没有敌情的情况下,比较安全,即使周边有敌人也只是些卫所兵,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来夜袭。
眼前的情况则不同了,十五里外,就是莱州城,里面的战兵少说也有一万多人,保不齐他们会不会玩夜袭这种高难度的战术。
夜间作战自古以来都不是简单地事情,哪怕到了近现代,夜间作战都不是一般的军队能完成的,更别说这个年代了。
两军在夜里摆开战阵堂皇交战的基本没有,别的不说,光是如何在夜里指挥军队,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双方的人马一但交战,主将受视力所限,根本分不清敌我,怎么指挥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士兵大多患有夜盲症,在夜里看不清东西,所以难以展开夜战。
但是以精锐的小股人马,突袭敌军营地的事情,却有不少,比如李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