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董卓西遁(1/2)
“啊迁都”
董卓惊叫一声,目视李儒。
迁都之事重大,他从来没有去想过。
“对,迁都。”李儒点头,然后踱步对董卓分析道:“长安地广人丰,所处关东,又是粮仓之地,也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况主公在那里经营多年,基础雄厚。东北方向是只需要千人便可守住的桃林之塞,东面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天险。即可远避群众之锋,又可凭险据守。难道明公没有听过这样的童谣吗”
“童谣”
董卓疑惑。
他深居皇宫,近日连丞相府都没有回去,如何听有童谣
“今日洛阳街市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李儒向董卓反问。
“何意啊”
董卓再惑。
“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至平帝,传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至少帝,也传十二帝。天运合回,明公若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李儒绘声绘色的向董卓解释道。
“非汝言,吾实不悟啊童谣,寓意天意,好派人通知将虎牢、旋门关士兵,星夜回师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董卓对左右下令道。
“虎牢撤兵,敌军必追。可令徐荣埋伏在成皋西面的山坞之旁,哪一路诸侯追击,给他迎头痛击,各路诸侯必不敢再追。”
李儒又向董卓献计道。
董卓一合计,觉得有理,遂听从李儒计策。
两天后,虎牢关内只留少部分士兵守关,吕布带着其余大部都撤回旋门。
董卓麾下大将徐荣,率领兵马两万,埋伏起来,等待敢追击的各路诸侯。
朝会之上,文武百官齐至。
董卓挎剑提出迁都之事。
立刻遭到文武大臣的反对。
“关中之地,面临羌乱,韩遂等未平,实为危险之地。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面对迁都之事,一向稳重的杨彪也毫不犹豫的向董卓劝谏道。
“谁敢阻国家大计”
董卓听后,不顾身后的天子,一下子将宝剑拔出。
“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长安三辅之地百姓不足洛阳十之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太尉黄琬也起身向董卓揖道,不畏惧董卓刀剑。
他隐约明白董卓为何急于迁都关东之火离洛阳越来越近了。
“哈哈这个简单,将司隶地区百姓,尽数迁往长安,长安亦是不下于洛阳的繁华。”
董卓哈哈一笑,说道:“关东以刘凡、二袁为首的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殿营造,不需月余。”
“丞相欲迁百姓,可想过司隶地区数百万百姓,一旦迁徙,必会因为骚乱,死伤无数。”司空荀爽再谏到。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汝等莫要多言,否则吾刀剑不长眼睛。”
董卓大怒。拿剑挥舞了一下。
当天,杨彪、荀爽、黄琬,被董卓假借天子旨意,贬为庶民。
董卓刚从皇宫回丞相府,只见二人望车而揖。
董卓一看,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
“何事”
董卓问道。
“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
伍琼拱手说道。
“吾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袁绍已反,是汝等一党来人,拖出去砍了。”
董卓一言不合,将下令将两位大臣杀害。
董卓此举,也震慑了其他反对迁都的朝臣。
然后董卓为了获得大量的军资钱粮,将洛阳城中的富户冠上“莫须有”的罪名。
派遣铁骑五、六千,遍捉洛阳富户,共数千家。皆以逆贼之党为名,尽斩于城外。
然后派人将这些富户的粮食钱财,金银珠宝全部搜出,充当董卓的私人财产。
李傕、郭汜,收到董卓的命令之后。率领兵马,从侯氏、偃师等地驱逐当地百姓。
吕布等虎牢关下的兵马从成皋、巩县驱逐当地百姓。
黄河以南,荥阳以西,豫州以北,共驱逐数百万百姓,一时间,司隶无民。
凡不听命令着,皆以血腥手段处理。
洛阳到长安路本不远,但驱赶着数百万百姓,却需要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路。
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西凉骑兵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董卓西进前,为了断绝文武百官和百姓的念想,教诸门放火,焚烧洛阳皇宫,百姓房屋。并将宗庙也焚烧了。
南北两宫,火焰相连,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董卓又差遣兵马去北邙山挖掘先皇、嫔妃等陵墓,取其陪葬品。
西凉士兵的羌人、氐人趁机将官民坟地挖掘殆尽。
董卓装载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的车子有数千辆。
装载粮食钱财的车子数以万计。
其冲天烟火,在百里外清楚可见。
东汉洛阳,繁华落尽。一场大火,将洛阳城付之一炬。
虎牢关前,盟军用巢车观察到虎牢关内的动静,立刻将刘凡禀报。
巢车之上,设有望楼,用以登高观察敌情。车上高悬望楼“如鸟之巢”,故名。
这是正规攻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