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第342章 约见(1/2)
在公司里考察,苏木特意请了三家财务公司,联合对自己在华夏的生意进行监管,两家公司是香江企业,另外一家则是本地企业,只要牢牢掌握着财政大权,就算闹出点乱子,也掀不起太大风浪。
苏联正在解体,虽说还没全部瓦解,但随着去年俄罗斯的脱离,这个联合体实力被瓦解大半,已经对美国构不成威胁。
至于华夏,随着苏联的瓦解,美国再次将这个国家定义为“对手”,七八十年代宽松过一阵子的封锁政策又一次紧缩起来,具体表现为限制留学人数规模、限制特殊技术设备出口等等,巴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因为许多欧美国家的商人们,开始看重这片人口多达十二亿的超大市场,陆续有企业来到华夏投资设厂,在大环境影响下,限制的力度有限。
为了促使华夏经济转型,西方国家的政客们承诺出许多好处,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予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等等,他们担心会出现又一个苏联。
出于这种担心,所以想让市场经济在华夏发展起来,觉得只要不断降低官方企业对国家经济的掌控,就能让和平持续下去,当中存在的深层次战略意义耐人寻味。
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华夏的私营商业氛围开始发展,因为特殊政策支持,一部分看重它发展潜力的跨国企业,也开始来到华夏开展业务。
苏木跟小布什先生聊天时候,旁敲侧击问过来华投资的事,小布什对此没发表太多看法,只是笑着说来这边赚钱比较难,原因可能是他觉得华夏的经济总量太低,也认为华夏居民们手里没钱,如今这是全世界的共识,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调查结果,贫困人口超过八千五百万人,人均gdp仅仅为三百多美元。
了解的越多,思考的也越多。
苏木猜测也许正是这种不重视,才使得华夏以后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由此诞生出一个他从老电台里听说的新词汇——“华夏速度”。
假如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持续封锁,以针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力度来限制华夏发展,苏木想不出任何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而从目前美国高层们的态度来看,明显对华夏缺乏重视,认为只是个实力较弱的潜在对手,成不了太大气候,最多成为另一个印度。
中印如今的经济总量相当,华夏稍微多一些,但去年的人均gdp数字甚至不如印度,近几年来印度也在改革,从公私混合经济体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力度比华夏这边大得多。
考虑到各方面社会因素,苏木认为华夏这边发展潜力更大,从要求加班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他从周伟先生口中了解到,因为春节假期上班能够拿双倍工资,所以大年初三之后,人们纷纷赶回来上班,晚上也拼命加班,只为了加班补贴费,爆发出惊人的生产潜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苏木将华夏政策了解得相当透彻,各种商业法规也在带着看,此刻考察完冰箱生产线,又去参观洗衣机生产工厂。
按照他的设想,每个种类的产品都应细分出高、中、低这三个档次的不同款式,在永恒家电的工厂里,如今建造了十六座占地两千平米左右的大厂房,等到总代理们完成销售商加盟活动后,差不多就可以正式全面铺货。
……
“我这样的商业模式,放到其他国家多半都是死路一条,没有从事这些行业的经验,也没有领先同行们的高端技术,要说优势,可能就只有资金足够充裕、以及外企能够享受到的税收减免政策这两条。”
这时候,苏木正在工厂门口,观望吊车将两尊超大石狮子,从卡车上卸下来的场景,专们定制的石狮子,高度足有七米出头,工厂的绿化还没开始,草地树木之来的,要等明年才开始。
周伟走得腿疼,正毫无形象地脱掉自己皮鞋揉了揉脚,好奇问他:“那你怎么就敢来华夏这样干?”
“还不是那个原因,市场足够大,也缺少竞争对手。
我去商场里看过,日用品价格很低,但不少电器的售价比美国还高,如今还是卖方市场,南边有些公司开始转型生产,技术算不上高端,服务态度也差……”
周伟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打断了苏木的话。
听对方说完后,周伟抬起头告诉他:“苏老板,邓先生的秘书让你定个地点,晚上一起吃顿饭,老先生正在炼钢厂考察,马上就会赶回来,大概六点半到!”
“嗯,我都有时间,那就这样定了,和平饭店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哪家餐馆好吃。”
周伟点点头,将苏木的意思转述给对方。
苏木感觉还行,又不是没坐过白宫里的那张椅子,跟布什家也能攀上点关系,而周伟可激动坏啦,他这代人,谁不知道这位老人当初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使得全国刮起改革开放的春风。
没心思继续在工厂参观那些无聊的生产环节,各自回去收拾,约定好六点左右在和平饭店见面。
江边那帮练气功的已经散去,换成了些摆摊的小商贩,苏木坐车去了金陵路,总共有好几座刚开业的“九洲商场”,去年整体进行招商,如今已经开业,店铺只租不卖,还设置了门槛,试图打造成高端百货公司,能不能连锁全看业绩。
它们算是苏木投资得到的“添头”,被他以两百万人民币一栋的价格买了下来,里面有卖家电的,更多则是卖服装鞋包,因为没有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