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突袭南昌城(1/2)
三国小说之中写道曹操三次大笑,笑出三个英雄,是为了表现曹操虽奸诈,但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写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为了表现关羽知恩图报、义重如山的人格,均系作者欲神化诸葛亮与关羽二人的演义之笔,并非真正的史实。
曹操在夺取荆州后,马不停蹄,率领二十多万水陆大军顺江东下。计划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
而史料和三国之中,有很多资料和历史作品是写实的,根据历史来的,有些则是作者加进了个人的东西,他是虚构的。
而华容道的存在是真实的,曹操当年赤壁大败,败走华容道是真的,而关羽义释曹操是不存在了,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是假的,周瑜大败曹操是真的,我们这部小说不是历史小说,所以,谁对谁错,谁真谁假,在这里,我们就不评说了。
而公孙续派出去的三路大军,南路军的赵云走的就是华容道,而华容此时已经在公孙续的手里了,所以,赵云这条进军之路,在头半段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危险。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挞挞挞!挞挞挞!挞挞挞!
“赵将军,前面就到了江夏郡的疆域,等绕过江夏郡,就是江东的豫章郡了。”在赵云率领兵马,走华容道,绕到了江夏南部之时,斥候正在向赵云禀报。
赵云确定了路线之后,他并没有犹豫,赵云先是看了看地图,接着,确定了方向之后,就立即下令让大军直接东进。
豫章郡,郡名,楚汉之际置。治南昌县{即后世的江西省南昌市市区}。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
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唐时改豫章郡为洪州。
豫章郡,汉书但云“高帝置“。周振鹤认为是高帝初年分庐江郡所置。豫章郡,治南昌县,辖十八个县,南昌县、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鄡阳县、馀淦县、柴桑县、新淦县、南城县、宜春县、艾县、安平县、海昏县、历陵县、建成县、南壄县、赣县、雩都县。
汉四年秋七月,汉王刘邦以英布为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包括后来的六安国}、庐江、豫章四郡。
高帝五年,刘邦下诏“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因此豫章郡再次归长沙国管辖。高帝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淮南国除,四郡属汉。十二年,徙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刘喜还封城阳,以庐江、豫章二郡为庐江国,封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
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徙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庐江国除,复置庐江、豫章二郡。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于江北新置庐江郡,庐江郡江南故地分属于豫章郡、鄣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领县十六、侯国二:南昌县{治所,南昌市区}、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历陵县、余干县、柴桑县、艾县、赣县、新淦县{都尉治所}、南城县、建成县、宜春县、海昏{侯国,汉书地理志失注}、雩都县、鄡阳县、南野县、安平{侯国}。有67462户,351965人。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江西省。
汉和帝永元年闲,增置三县:临汝县、建昌县{分庐陵置}、石阳县{分海昏置}。
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
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厘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
东汉末,即后世的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魏黄初二年,吴沿置豫章郡,治南昌,辖十六个县: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吴平、西安、彭泽、艾、宜丰、阳乐、富城、新吴、钟陵。
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
南昌,简称“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江西省省会,是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华夏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光电产业基地,世界级的光伏产业基地。
南昌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之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为“南都”。
公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宣告党领导下的华夏人民的军队从此诞生了。二千多年的建城史,留下海昏侯墓{汉废帝陵}、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百花洲、八一起义旧址群等名胜古迹。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公元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