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国师(1/2)
蒙古新都大都,忽必烈所设管理全国释教的官署总制院内,有一汉一藏两个僧人在一间经舍相对而坐。
那汉人僧侣约五十岁年纪,衣着朴素,相貌轩雅清癯,气质却像是一个饱学宿儒;藏僧的外貌看上去尚不到三十岁,英俊的面容宛如无暇白玉雕琢而成,双目之中更透出深邃无比的智慧光芒。
这两个僧人在由忽必烈继承的大蒙古国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汉人僧侣俗名刘侃,字仲晦,法号“子聪”,因博览群书,于天文、地理、律历、占卜无不精通,对天下之事了如指掌而被忽必烈征召至身边,朝夕相伴倚为谋主。以为有运筹帷幄助忽必烈沙场争胜乃至夺取汗位的大功,近来忽必烈已经有意降诏命其还俗然后正式进入朝廷中枢。
而那藏僧名为“八思巴”,出身颇为神奇。据说他刚刚出生之时,便得密宗一位即将涅槃的上师大能施以灌顶秘法,授予毕生智慧与修为。这小小婴儿从此频频显示神异之处,三岁时已能口诵真言心咒,五岁以开始无师自通武道修行,藏人大感惊奇,纷纷称其为“八思巴”,意为“圣者”。
十七岁时,八思巴接任藏密萨迦派教主,后又以武功智慧令忽必烈折服,甘心以上师之礼拜见。
在忽必烈争夺汗位之时,他最强悍的对手阿里不哥屡次出动高手行刺,是八思巴凭一身通天彻地的修为拦下刺客,数次救忽必烈于必死之境。忽必烈即位之后,为酬八思巴大功,遂钦赐玉印封其为蒙古国师兼领释教领袖。
如今被忽必烈引为左膀右臂的两个僧人相聚一室,商议的自然是不会是一件小事。
此刻子聪正在向八思巴介绍一个名为“不归岛”的江湖门派:“……当年岳飞不仅本人武功卓绝,亦颇得武林中人相助。当时岳家军中若论武功之高,当以‘狂儒’燕云为尊。后来岳飞在朱仙镇被大宋官家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行前预感到自己此去恐有不测,于是自己一生武功兵法手录成书,托付引为平生挚友的燕云收藏,只盼着纵使自己不幸,也有人可以继承自己遗志再兴北伐大业。
“到后来岳飞果然在风波亭遇害,岳家军亦遭朝廷拆分,那些武林中人自然也做鸟兽之散。燕云悲愤之下,立誓自生不朝宋君、不履宋土,于是携家人乘船出海,在南海的一座小岛上定居下来,并将该岛命名为‘不归岛’,将自己的名号易为‘不归客’以明心志。
“‘不归岛’通过海上贸易积累财富,收服海上盗寇扩充势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顶级的江湖大派。当代岛主燕冲天未至不惑之年而修为已臻先天圆满,手下七大掌事皆是先天高手,依照岳飞兵法训练的三千岛众骁勇善战,雄踞南海无人敢惹。
“近来朝廷受到密报,说江南武林为扶助大宋而成立的武林盟盟主‘九现云龙’言未济数次拜访‘不归岛’,游说燕冲天重履中土,助江南武林共同抵御我大蒙古国。无论是燕冲天还是他‘不归岛’的三千岛众皆不足为惧,最可虑者还是燕冲天手中传自岳飞的练兵之法。如果其落到宋室良将之手,只恐对大汗的统一大业甚有威胁。”
八思巴至此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眉头微皱道:“子聪师兄难道想要贫僧出手?但眼下只恐贫僧难以分身……”
子聪急忙摆手道:“贫僧也知国师奉大汗旨意,要为我大蒙古国创立通用天下的文字,此乃千秋大计,贫僧又岂敢相扰。贫僧已经收罗了一些愿意效忠我朝的江湖人士,又调集了三千精锐武士,准备由海路远征‘不归岛’,目前尚缺少一个总领之人。素闻国师的弟子伯颜不仅武功绝顶,又深通兵法,当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贫僧斗胆来请国师割爱。”
“伯颜?”八思巴沉吟半晌,最终展颜一笑道,“也罢,最近贫僧也正有意将他举荐给大汗,难得师兄愿意给他一个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贫僧便代他谢过了。”
说罢,便向外轻轻召唤一声:“来人。”
有一名在门外侍候的侍者应声入内,恭敬施礼后问道:“国师有何吩咐?”
八思巴淡淡地道:“去将伯颜唤来。”
那侍者领命而去,不多时门外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低沉声音:“师尊,弟子伯颜奉命来见。”
八思巴回应道:“进来说话。”
随即便有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男子昂然走进门来。此人面容俊朗,身上穿了一件天蓝色武士服,背负了一面直径二尺的圆形小盾与一杆五尺长双尖短矛,一盾一矛俱是用一种漆黑中隐隐透出紫红光泽的金属锻造,表面遍布如同云朵和羽毛的美丽花纹。
看到这只被自己小了六七岁的弟子,八思巴的脸上现出毫不掩饰地赞赏与慈爱之色,含笑道:“伯颜,来见过子聪大师。”
伯颜上前几步,温文尔雅地向子聪施礼问候。
施礼已毕,才又向八思巴见礼并问起他唤自己前来的目的。
八思巴当即将子聪所说之事转述一边,最后道:“为师素知你胸怀大志,因此在勤修武功之余,又刻苦钻研汉人的天文地理之学、行军用兵之道,如今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你能在此事上立下功勋,定然能够得到大汗的青睐。”
伯颜欣然道:“师尊所言甚是,弟子定然不负师尊所望。”
说罢又谢过了子聪,而后却问道:“在下久仰岳武穆大名,对于他遗留下的兵法要诀甚是向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