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工业霸主德意志》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 第240章 智取中欧计划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02665/

第240章 智取中欧计划(2/2)

聪明的勃劳希契也赶紧站起来说道:“空军需要修建大量的机场路道,这肯定得需要格勒斯部长的帮助,如果可以的,从干道至机场的公路,同时包括所有国防干道,国防部将出钱修建。”

勃劳希契很聪明,领悟了埃里克的意思,埃里克非常赞许地点了点头。

格勒斯见总统想得那么周道,而国防部也放低了身段,加上总统府、埃里克集团和托特家族的支持,考虑到这次超限的国防预算并不是常年计划,特殊情况并不影响国家的整体规划,同时也可以利用民间融资形式完成基础建设项目,于是,只好见坡就下驴。

“交通部通过反复商讨,再无异议,坚决支持总统先生的提案!”格勒斯终于松了口,而且心悦诚服地投了赞成票。

至此,会议全票通过了埃里克超限的国防开支提案。格勒斯的话音刚落,一直站在埃里克身后的保罗·冯·兴登堡开始带头鼓掌,一号议事大厅里的氛围变得融洽起来。

国防预算的比例超限加大,相应对全国其他建设行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就会降低。

这种明面上看起来不划算的做法,其实是埃里克现在管控经济泡沫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更是稳定国内工业生产指数、保障国民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方法之一。

工业生产指数就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编制的工业产品实物量指数,是西方国家普遍用来计算和反映工业发展速度的指标,也是前景和市场分析的首选指标。

工业生产指数是以代表产品的生产量为基础,用报告期除以基础期取得产品产量的个体指数,以工业增加值计算权数来加权计算总指数的总称。根据各种数据显示,美国在1919年的工业生产指数平均为52,到1920年年末,平均数增长到了57。

而德国同时期的指数更高,1919年平均数为54,比之美国高出2点,到了1920年年末,德国平均指数已达67,这个惊人的市值,让得到数据后的埃里克直呼“不健康”,于是便有了立即刹车的想法。

必须采取措施将这种没有“计划”的发展压制下去,不然最先出现大萧条的不是美国,而是德意志联邦。

纵然美国原本在历史上的大萧条是市场自行调控所致,但也与政府不作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政府的干预也许有违市场经济规律,但国家对这种风险的管控却存在着天然的义务,而埃里克正是利用了自己在政界的威望,干预了这次有可能非常糟糕而又化险为夷的经济风暴。

此时的德国把原本一系列的“赔款事件”更换成了市场挤压,导致美国无节制的工业发展比之股市暴跌还要凶险。

有了所谓前车之鉴的警示,埃里克不敢轻易放任工业的无序发展,而只能以稳取胜,哪怕暂时放缓发展的脚步也不能出现金融泡沫。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其中的细节太多,问题太多。

而且还要顶住来自各阶层的反对,这对于一位没有威望的国家元首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况,埃里克需要借助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平衡,大到汉莎菲尔特宫和总理府,小到民间企业代表,都需要齐心协力,否则,一切免谈。

真理,这个常常让少数人掌握的东西非常奇怪,如果要让绝大多数人都理解,有时候真的难于登天,好在埃里克善于寻找突破口,尤其是保罗·冯·兴登堡的大力支持,让这一尴尬的局面出现了转机,也就有了大家一致认同埃里克观点的艰难一幕。

金融危机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何时会来的“经济怪胎”,但是,它也并不象人们所说的那么完全不能预测,当然在没有政策正确引导和干预的情况下,市场过度的自由与无序,经济发展便无规律性可言,那才是灾难发生的根本原因。

篡改了历史进程的埃里克不确定这场波及全世界的危机是不是如历史书上所记载的那样在1929年开始发生,或许会提前,或许会延后,但此时的干预肯定会其积极的作用。

德国损失越小,埃里克的宏伟蓝图也就更近。他必须要赶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整合整个中欧的力量,利用内需缓解压力。

有时候,军力只能是辅助,埃里克不想让德国的军队成为世界的恐慌。中欧只能智取!

(本章完)


状态提示: 第240章 智取中欧计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