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他有后手(2/3)
p>她的礼是装在了她自己烧制的一只金红釉瓷盒里。里边放的是一串红色佛珠。
整串佛珠并未上釉,维持了陶的本色。由一百零八颗陶质珠子和一颗金刚子菩提串成。亮点在于她亲手将一整部的《心经》全都刻到了珠子上。且为了融连起来,每一个字都在整串佛珠的最外沿三分一的表面上,可见难度之高。
无疑,今日出现的寿礼里,她的礼是不值钱的,但却是最花心思的一份。
而且她知太后信佛,这串佛珠在做成后,便送到了栖霞寺佛祖面前受了三七二十一天的香火。每日由主持亲自焚香祈福,这份心意更是所有寿礼中的独一份。
程紫玉那日前往栖霞寺,前去取回的,正是这串佛珠。
她花了很多心思做这份寿礼,她知道太后要什么,她是按了太后的心意来制作。
佛珠之所以是一百零八颗,代表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的状态。
之所以用本色,是用那质朴来代表本真。她没用太阳子和月亮子的菩提做主珠,也没用玛瑙翡翠,皆只为顺了太后心意。
然而,虽然她付出了心思,但从前几日开始她便很清楚,这一次,她的这份礼送的并不好。
前世太后的确信佛,可最近……
发生了太多,太后心境已大变。此刻的太后最需要的,已不再是依靠求神拜佛来逃避了。而她也没有时间去换寿礼了。
但尽管如此,太后看了这寿礼后依旧感动。
“你有心了,哀家甚是欢喜!这串佛珠都是你的拳拳心意,你的赤诚哀家感受到了。今日哀家饮酒便不佩了,但哀家定会好好保存。”
随后,太后直言要好好封赏她。
太后说的是封赏,不是赏赐。
那一瞬,主亭众人皆是一滞,敛声屏气看向了太后。
“皇帝,程小姐三功加身,值得一赏吧?”
太后则面不改色看向皇帝。
三功?
这寿礼做得好,也就一功吧?
这一句引得周围几大亭众人皆将好奇视线投来。
可众人瞧见的,是皇帝一挥手,于公公上前了一步。
抽气声四起,因为所有人都瞧见于公公手里有一封明黄之物。
圣旨!
宣旨了,台上歌舞也停了。
跪地的程紫玉有些发懵。
她听得不甚清楚。
几乎以为是在做梦。
真的是封赏。
郡主!
她成了郡主,封号“锦溪”,荆溪二字的谐音。
圣旨的大意是:
她一有救苦救难心,毅然凭借举家之力,几个月时间一口气在江南办起了近三十家善堂,使上万难民得了容身之地,更惠及几万百姓,平安顺利在朝廷款粮到位前安定了局势。举事善举,实乃大功,就连两江衙门也在为她请赏。
为了鼓励此等善举,也为了感激程紫玉普济天下的大慈悲心,必当表彰。
二,面对危机临危不惧,将个人生死抛诸脑后,保太后,挡危难,急中生智,最大程度保全了太后安全,减小了损失,化解了危机。此等义举更当推行。
两功并一,已是极大的功劳。而程紫玉既非皇亲,也非国戚,只是一小小百姓,却能将善和真发挥到极致,更当作为民间美德的标榜。
圣旨最后又是一轮夸赞,以及鼓动。
程紫玉听得模糊,趴在地上心头颤动个不停。
她就是觉得哪里不太对。不对,就是不对!
和她一样觉得不太对的,还有太后。
她离得近,似乎听到了太后正在悄声问皇帝,说圣旨里是不是少了条什么?
少了?
她悄悄看去,她没听错,太后正看着皇帝,皇帝却只说了句:
“母后,朕自有主张!”
她是正对主亭中心的皇帝而跪,所以亭中所有人几乎都在她的视线范围。那一瞥,她看见李纯淡笑,朱常安翻了酒杯,皇后笑得牵强,朱常哲笑得开怀。
在她的呆滞间,于公公上来提醒她谢恩。
跪拜后,圣旨到手,她却依旧有些恍惚。
说实话,她是有些激动,可慌张更多。
这不对!
万事有规矩,她的身份不够格!郡主,必须是亲王女,或是有过大功的朝臣之后才有这荣誉。即便她开了善堂,即便她救了太后,她也没资格!若她是大族贵女,那么尚且可以勉为其难。可她是商女,这说不过去的!
就像爬山,势必要一步步往上。突然有人伸手拉你,说要拉你连跨两级。那主动权就不在自己了。成了,自然是被一拽高升,可万一对方抓住她,手一推呢?
不是她多疑,是她慌!……
皇帝起身,亲自走到了她的跟前,面向了众人。
“今日这道圣旨,是朕与太后商量下的决定。尔等用不着感到惊奇。原本逍遥王是向朕要求将程小姐收为义女的。但朕认为没有必要!……”
程紫玉明白了。
所以,这才逍遥王的恶意来源。是太后!太后一开始的主意只怕是要逍遥王以上边那两条德行,先求将自己收为义女。随后皇帝顺水推舟,来个喜上加喜,下旨将自己封郡主……
毕竟,那样才符合规矩。
逍遥王自然不高兴。他的反应才是合理而真实的!他自然不会想要一个莫名其妙的义女。一个不知底细,攀龙附凤的商女做女儿。
自己再争气他也得不到什么,可自己出点什么纰漏,他却还要受牵连。难怪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