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清明扫墓(1/2)
看到她这样子,姜瑜儿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这小丫头,才多大啊,就知道这么护食,长大了还得了:“丫丫,姐姐你跟说,好东西要学会分享,你这五十颗糖全部分出去了,可能会得到更多也说不定。”
小丫丫听不懂,姜子铭跟栓子也听不懂,唯一能听懂的,只有姜二柱跟两个大一点的男娃子,至于大丫,她只能算得上是一知半解。于是,她开口道:“姐,为什么都分出去了,可能还会得到更多?”
姜瑜儿也不知道怎么跟她说,只是说了一句:“千金散去还复来。这人穷一点不怕,就怕失了人缘。都说,投桃报李,兴许,你的一个无心的善举,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丫听懂了,她点了点头。“谢谢姐!我懂了。”
对于她这一声谢谢,姜瑜儿还真有些意外,要知道,这个妹妹天生跟自己不对盘,每次见了,不怼上两句,好像嘴角都会痛似的。
姜子苏跟姜二毛则是把姜瑜儿的话都听进了心里,只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做法也各不同。
姜二柱带着几个孩子过来,也是打算去扫墓的。姜瑜儿的父母是他的兄长,他作为弟弟的,去扫墓也是正常的,其他几个孩子,去扫墓什么的,那也是很正常事情。
只是,姜瑜儿不懂的是,不是说古人都重男轻女吗?怎么到了他们家,女儿都可以去扫墓的呀!
等姜瑜儿一行人到了山上,她才知道,他们家真的一点都不特殊。因为山上,她看了不少人家的女儿。一行人先去给姜家爷爷奶奶上了香。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可以想象一下,清明节这天,有多少人扫墓。
姜二柱跟两个大一点的男孩说:“你们俩带着弟弟妹妹们,把你们爷爷奶奶坟旁的那些茅草什么的给处理一下。”说完,自己去了不远处的树林里,去割那些小的树枝去了。
姜子苏带着一群小的,还让小一点的两个弟弟爬到坟头上去拔草。看到眼前这个黑漆漆的坟墓,姜瑜儿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害怕的。只能在心里不停地嘀咕着,自己虽然不是他们的亲孙女,但希望他们见怪蘑菇,等家里条件好了,给他们把坟墓翻新一下,在给立个碑面什么的。
一边拿着镰刀,跟着大丫的身后,把坟边的那些一人多高的茅草给割了。
不是说他们往年没处理,而是这个时代,不像前世那样,有水泥什么的。这茅草又长得特别快,一年的时间里,准能长得高高的。
而这里的人有一个说法,就是坟头上的东西不能乱动。茅草什么的,肯定也是不行的。扫墓扫墓,顾名思义,就是给死去的人打理干净坟头上的那些茅草,还有给死人烧些纸钱,上点香。清明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给坟头上面挂些纸。这里的人称为挂清。所以,清明节扫墓,也有一个说法,就是叫挂清。
等几人弄得差不多的时候,姜二柱抱着些小树枝回来了。
姜瑜儿看那树枝上枝条枝丫的,想要接过来修剪一下,却被二叔打断了:“妞妞,这树枝可不能弄掉。”
姜瑜儿不明所以,但她也没多问出来,而是把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哥哥。结果人家姜子苏忙得带着几个弟弟去帮忙二叔理那些清,压根儿就没有看她这边。
只有大丫,轻轻地拉了拉姜瑜儿的袖子,低声道:“姐,那树枝不能修。我听爹说,树枝上的树丫越多越好,越多代表着后代人就越多。”
姜瑜儿明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其他坟上,有些人就的清多一点,一些人的就少很多。她指了指不远处的几所坟,问道:“那为什么有些人家的多一点,有些人就的少一点呢?”
姜大丫很不客气地嘲笑道:“真不知道你脑子是不是坏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姜瑜儿被她说得一囧,她哪里知道这些。她来这个时代,也不过就是半年的时间而已。而且前世,家里扫墓,都是整个家族去的,每人做一样事情,那么热闹,谁去注意这些东西。
姜大丫又道:“咱们挂清,是每个男丁一竖清,所以那些看起来多一点的,是家里后辈男丁多的,那些看起来少的,是后辈里,男丁少的人家。”
这下,姜瑜儿明白了。可她有疑问了,为什么每个男丁就只能挂一竖呢:“大丫,为什么每个男丁只能挂一竖?”
姜大丫很不客气地白了她一眼,解释道:“不是说每个男丁只能挂一竖,而是每个男丁,至少挂一竖。只是,咱们张庄村的人穷,所以也就每个男丁挂了一竖而已。”顿了顿,又道:“记得去年我跟我娘去外婆家那边,有些人家就,每个男丁挂了好几竖呢!”是似又想到了什么事情,她脸色暗了下来。
姜瑜儿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拉长着一张脸,但有一点她知道,那就是二婶娘家的人,不好相处。听说那家人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只是不知道当时怎么就把二婶嫁给了穷得叮当响的二叔。
姜瑜儿姐妹俩在这边嘀嘀咕咕地说着话儿,那边几个男丁已经把清给全挂到了树枝上。今年家里条件好,清也买了不少。这一挂上去,感觉就热闹了很多。
姜大丫看了,心里也高兴。往年爷爷奶奶坟头上的清是最少的,今年,终于不用垫底了。
看到这样的场景,姜瑜儿想到了一首诗中的一句话,叫做: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