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大事不妙(二)(1/2)
唐崇璟详细禀述了连日来的军情战况,轩辕昭听完之后,登时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如此一来,当真是大事不妙了。
事实上吴世雄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已经被虏人策反。据可靠消息,虏军都元帅谷截宗魁已经向吴世雄书面承诺,只要他脱离炎宋皇朝举旗自立,金源皇帝将正式下诏册封他为蜀王,并且特许吴家世袭罔替,永久独享川陕西陲之国。
此前吴世雄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大散关外撤军,现在看来竟是事出有因,时至今日,川陕兵变已经过去半旬有余,轩辕昭最担心的是,这段时间谷截宗魁的数十万黄河主力很可能已经回师中原了。
两人对坐无言,沉默了良久,轩辕昭突然开口问道:“唐大哥,淮东和荆湖方面有什么动静吗?”
几日前战报上说,郭嵩的十万大军已经攻到徐州和宿州一带,韩亮胄的十万大军已经攻到许州一带,不日就会攻到汴京城下,可是为何时至今日一点动静都没有?
唐崇璟摇了摇头道:“除了枢密院转来的川陕急递,这几日江淮督府并没有转来任何一份两翼友军的前线战报。”
这就很奇怪了,就在不久前还战报频传,只隔了数日光景,江淮督府便不再向淮西制置司通报战况,难道大都督郭果是只报喜不报忧?抑或是说淮东和荆湖遭遇了什么不测?
轩辕昭突然联想到淮西制置司的现况,岳钟麟的江州大军和毕宗卿的池州大军分别攻打宋州和陈州,可是这几日也是杳无音信,看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虏军数十万黄河主力已经回师中原,外围各军均遭到泰山压顶般的反击而无遐它顾。
就在两人胡思乱想之际,大帅营帐外突然战马嘶鸣,似乎有数名骑兵从远方奔袭而来,轩辕昭起身急走几步掀起门帘帷布,只见一队轻装士卒踏着滚滚尘土飞驰而来,无需多问,永靖军派出的几路探马飞骑终于回来了。
轩辕昭急忙迎头截住他们,一问才知道,果真是大事妙了。
原来岳钟麟率领江州都统司一万五千人攻打宋州,好不容易歼灭守军拿下城池,全军将士入城之后,屁股还没坐热,不知道从哪里跑过来好几万虏军,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将他们就地吞噬,岳钟麟一看势不对头,立即命令各军火速退出宋州城。
轩辕昭派出的一队探马赶到宋州的时候,正好遇到四面八方向宋州集结的大批虏军,他们在附近的村寨之中东躲西藏,好不容易才摆脱虏军的追击,这才跑回来送信,至于江州都统司的大军究竟如何,事实上他们一无所知。
相比较之下,赶往陈州打探消息的士卒正好截然相反。毕宗卿的一万池州大军攻克陈州之后,三军将士欢欣雀跃,轩辕昭派去的探马正好赶上他们在大摆庆功宴,于是乎就多喝了几杯,耽误了回程报信,这样一来,正好与从宋州回来的探马撞到一起,大家虽然殊途同归,却带来了令人悲喜交加的消息。
轩辕昭听完探马们的禀报,心中仍存有一丝疑虑,如果虏军黄河主力已经回师中原,为何左右两翼的友军没有任何消息?
事实上,时至今日,淮西制置司已经失去了两翼护持,郭嵩的淮东大军和韩亮胄的荆湖大军,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兵败如山倒,像潮水一般朝着来时的进军路线溃退了。
原来虏军都元帅谷截宗魁在与吴世雄达成协议之后,半个月前就率领数十万主力大军分兵数路回师中原了,他们一路从旱路攻击韩亮胄的荆湖大军,另一路从水路乘黄河舟师顺流直下,绕到淮东大军的背后进行包抄,还有一路由都元帅谷截宗魁亲自率领急驰汴京救驾,岳钟麟的江州都统司遇到的就是这支勤王之师。
轩辕昭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如何,但是他心里像明镜一样,吴世雄一反,西部战事随之终结,谷截宗魁没有了后顾之忧,必然会率领大军回撤,这只是迟早的事情,因此,这个时候再想突袭汴京活捉金源皇帝,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不仅如此,当务之急须得火速前去接应岳钟麟的大军,否则一旦被虏军咬死,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是以他当即立断,命令永靖军即刻出发,赶往宋州方向驰援江州都统司的大军。
所幸运的是,岳钟麟攻克宋州之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第一时间将一万五千人马带出宋州,直奔拱州准备与永靖军会合,后边虽然有虏军紧追不舍,但是铭山十虎个个都不是吃素的,他们措施得当,各军交替掩护徐徐后撤,总算有惊无险,顺利逃出虏军的包围圈。
两军在拱州东北三十里的一个小村镇上不期而遇,轩辕昭一眼看到岳钟麟以及铭山十虎中的六虎全都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将帅之间正在热切的互相问候,就在这时,墨家八雄之一的墨元武大步流星走了过来。
轩辕昭一见到他,立马想起来一件事,于是还没等墨元武行施参拜之礼,一把将他抓住急声问道:“元武,陆斌龙可有下落?”
此前在亳州的时候,轩辕昭曾亲自交待墨元武专门去宋州查找陆斌龙的下落,叮嘱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无论如何得给老将军陆廷弼一个交待,否则岂不寒了人家的心?
要知道,现如今战局风云突变,颍州地处淮河北岸,可以说进退有据,正是淮西数万大军赖以相托的大后方,此刻陆廷弼正率领麾下的归正军固守城池,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