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1/2)
在袁绍通过各种手段将此战的经过传遍幽州之后,无数幽州百姓和将士纷纷对此感到不可置信,整个幽州流言纷纷。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公孙瓒却没有站出来辟谣,也没有阻止此事的发生。
这早在袁绍的意料之内,以公孙瓒的高傲,做了就做了,怎么可能会掩饰?这也是袁绍最为欣喜的地方。做了这种冷血之事不可怕,只要你能找出说得过去的理由,再死不承认,结果也不会怎么样。曹操不就经常干这种事吗,结果不照样是安然无恙。
但无语就无语在,公孙瓒这厮本就是以义气发家不说,而且还极其高傲,就是田豫等人拼死劝阻,这货也连句软话都不肯说,丝毫没有“辟谣”的意思,任由情况发展。
对于这种情况,袁绍可不得可劲的宣传吗?公孙瓒这么任其宰割,如何不令袁绍欣喜。
在袁绍的不断传播之下,整个幽州都出现一种不安浮躁的气氛,大燕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士卒百姓,皆是对公孙瓒心生不满。
一个给人感官很坏的人干些坏事不会令人有太大的感觉,但一个表面上极为正派的人干坏事,却极易引起众怒。这种包含了被欺骗的愤怒,如今传遍了幽州上下。无数将士心中的信仰都随之崩塌,再加上如今燕国这般衰弱的局面,在外还有强大的赵国虎视眈眈,军中将士不少都有了异心。
而公孙瓒明知道麾下的将士暗中的转变,却丝毫不采取行动。尽管田豫等人每日劝谏,这厮却只是饮酒习武、骑马打猎,连朝事都丝毫不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幽州的情况很快为天下诸侯所知,所有人都对公孙瓒这般行径感到不屑。
你说你要么就坚持着你的英雄形象,和袁绍硬刚死磕到底。这样的话幽州的将士和百姓还能群情愤涌、团结死战,集整个幽州之力,支撑个一年半载肯定没问题。最后就是败了,你也是一个悲壮的英雄,至少能留下好名声。
要么,你就直接当个彻头彻尾、不择手段的坏人。只要表面功夫做足了,凭借你一直以来的威望和形象,以及对幽州的掌控,瞒过这些愚昧的士卒和百姓还不是轻而易举。大不了杀两个替死鬼平息民怨,到时依然能混的开。
可你做了坏事,你还不当个坏人,这不是作死呢吗?
军心、民心皆失,手上不过四五万能战之军,公孙瓒在天下诸侯眼中已经是个死人了。
......
南蛮南部,这里是益州的边缘地带,与西南诸国接壤。
曾经的这里,数百年来一直都是一块不毛之地,山势险陡、地势复杂,荒无人烟。但是,随着诸葛亮关于打通南蛮贸易路线的计划被袁术通过后,这块千百年来都没有多少人踏足的区域开始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袁术做的比曹操还要彻底。因为他对于这些知名人物的性格和“事迹”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再加上本身的君主天赋能够辨明忠奸才能,对于南蛮贸易此事,袁术直接全权交给诸葛亮一人处理,任何人都无权插手。就连西南诸国的事,诸葛亮都拥有绝对的处理权,除了一些重大的决定需要向鲁肃知乎一声和上报一下之外,可以说诸葛亮已经是完全的一方大吏。
官职品级真论起来不过九品,却掌控着不下于任何一州的地盘,袁术对其的厚爱已然是突破了天际。
诸葛亮的大笔一挥之下,一道道天堑被掏空打通,这片区域每日都被巨大的轰击声和爆炸声充斥着。在这个世界,火药用于战斗威力不咋地,但是开山裂石却是丝毫不含糊。
在筹划建设道路的同时,诸葛亮又在西南部此边境上的一处山谷画了一个圈,一座巨城由此拔地而起,名为“安宁”,其意不言而喻。
西南诸国与其说是诸国,其实和瀛洲上的倭人差不多,占个小县城、有个几千、几万人就能自称为国。而且其中还夹杂着诸多的部落,大大小小约有千百,被称之为百蛮。
大汉曾经征服过这些地方,严格来说这片地区其实是归属于大汉管理之下。
但是由于这片地区的当地之人丝毫未开化,比之匈奴和倭人甚至还要差上许多,基本依旧停留在野蛮时代,只有少部分还残留着和汉人一脉相传的上古语言,其他皆是有各自的不成熟的语言。文字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别说是教化了,由于语言太多,在当地就是想要沟通都极为麻烦,基本都需要三译。
对于这些在这种偏远而又形势复杂的地区,语言各异、文化不存的“土人”,教化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你总不能派人从小教这些当地之人一点一点的学说汉语吧。这么多的人,得耗费大汉多少的资源,而且这地方又偏,没什么掌控价值,所以这片地区夹在贵霜和大汉之间这么多年都没人怎么理睬过。
所以说,有时候太落后也是一种“幸运”,这片地方就没人看在眼里过,却因此安安稳稳数千年。但是,历史是不断往前的,当身边的大国国力发展到一定地步,自然会将目光放到这里,就如如今的大楚一样。
当初袁术的一声令下,在夷洲、朱漄洲尝到甜头的世家们纷纷如闻到了鲜血的鲨鱼一般,向着此地蜂拥而来。
形势太复杂?有着大楚的大军镇着,明面上谁敢胡来?更何况真以为世家是善茬啊!哪个世家没有私兵,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上千,就算武器不算精良,但比之这些落后的部落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