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四渡赤水(3/4)
款到了山.西,那还不得拎两瓶醋再回来,进酒厂。酒厂的人看了多半会认为砸场子的来了,毕竟骂人酒酿的不好,就是说跟醋似的。
从遵.义坐车去仁怀,再从仁怀坐公交车到茅台镇。
镇子上,就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在茅台镇,顾淼见到了他这辈子都没见过的亲戚,被迎进厂里,这位表爷爷带着他到处参观,说车间里不让拍照,可以看。
厂区里的味道,更加的馥郁芬芳,那一股浓浓的香气,让一向只能喝出白酒辣、红酒酸、啤酒苦的顾淼都能感受到什么叫酒香四溢。
“香吧?茅台的香气,跟别的酒都不一样。”表爷爷特别自豪。
香,是香……但是像顾淼这个水平,他完全闻不出什么酱香型、窖香型、尖香型、清香型,
奈何顾淼没文化,一个香字走天下。
进了发酵车间,就相当的不美好了!
湿!热!还有一股难以言喻的酸冲气味!大概就是传说中酒糟的气味。
太可怕了。
传说中skii的神仙水就是酒糟做的,所以有人说神仙水有一股诡异的气味。
顾淼没用过,估计沙蓓蓓也没用过,不然这种味道,实在是太令人记忆深刻了。
包装车间平平无奇,流水线上转悠着经典的白瓷瓶,每瓶都代表着“贵”。
相比而言,忘记叫什么车间,也可能真的叫勾兑车间的地方更有意思一些。
比如酒坛子空的就要一百多斤重,酒库的女工们,徒手搬运毫无压力。
让顾淼相信妇好手舞两把四五十斤的大斧子砍人脑袋是特别科学的事。
茅台酒,不是同一桶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然后就完事了。
还有七次取酒这么一个说法。
为什么只有茅台镇才能出茅台酒,因为原料不一样。
只有仁怀的糯高梁才是一夜七次郎,普通高梁在五次取酒之后,就身体被掏空,榨干扔出宫。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难求证的说法,说茅台镇的空气、赤水河流行这段的水里,有特别适合酿酒的细菌,别处没有。
很多卖酒的为表示自家酒好,强调自家的酒不是勾兑酒,而是原浆酒。
茅台则大大方方的说自家就是勾兑酒,七次取酒,每次酒的香气和味道都不一样,掺合在一起,这不就是勾兑吗?
勾兑酒的名声是给工业酒精给弄坏的,不愧是甲醇(假纯),把好好的良家好酒的名声都给带坏了。
顾淼在勾兑的地方,尝了分七次取出的酒,第一次取出的,就是所谓原浆。
原浆也不是那么好喝,刚发酵出来的,不怎么样。
第二次的最好喝。
再往后的味道就淡了。
表爷爷介绍那几个忙着勾兑的人,说这些人的舌头鼻子都特别灵,酒好不好,就看他们。
“听起来工资特别高。”这是顾淼唯一能想到的问题。
“是嗦塞。”
最后,表爷爷用塑料白方桶给顾淼打了一斤好酒,又塞给他了一瓶82年的53度飞天茅台,以及一瓶标签又黄又脆又脏,仿佛出土文物一般的赖茅酒:“带给你爸。”
“这个赖茅……跟茅台是什么关系?”
“原来没有茅台酒厂,53年的时候,赖茅跟王茅、华茅三家折股并进来,变成了茅台。好喝的!”
哦,茅台的祖宗。
表爷爷后面还有个不知道要开到几点钟的务虚会议,就没留他吃饭。
传说中,好酒得配好菜。
好菜是什么呢?茴香豆?那是配黄酒的。牛排?那是配红酒的。
顾淼想了一下最适合白酒的情境:村头、大树荫下、穿着白背心和拖鞋的摇蒲扇老头(一定要突着肚子)、方桌、小凳、花生米。
配套要求还挺高,算了,将就一下吧。
顾淼拎着酒们,随便进了一家小破店,不是饭点,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店主坐在店里打盹。
他要了一盘下酒菜。
简易小破瓶打开,刚倒上,干瘦的老板就溜溜跶跶走过来,抽了抽鼻子:“哦哟,茅台,资格的茅台(正宗的茅台)。”
“哈,可以啊?这都能闻出来?”
顾淼现在也只能闻出“这是白酒的香气。”
“跟别个的味道都不一样嗦。”老头继续抽动鼻子。
这么一大桶散装酒,也不好拿着一路走,早点喝完,免得酒香跑光,白糟蹋了这好酒。
顾淼给老头倒了一杯。
老头小小的咪了一口,紧紧的眯着眼睛,一脸的沉醉,嘴巴还咂着有声。
投桃报李,老头给顾淼加了一盘风干腊肉炒大蒜苗。
据说那腊肉也是在灶头上吊了一年多的,水份被熏得干干,肉质紧致,还没起锅,就是一股子浓香。
“这个可以有!”肉香比酒香要令易懂一些。
老头坐下来陪他对酌,聊他以前是茅台厂的职工,后来退休下来,就在厂子边上开店。
“70年代的时候,茅台酒厂是打算搬到遵义的,那边条件好,交通方便,不像这边,穷沟沟。”老头子又喝了一口,咂咂嘴。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穷哦,夏天天天四十多度,我们到八十年代才知道有电风扇,苦哦。”
没搬厂成功的原因,顾淼知道,因为遵义市的条件不足以酿出这样的酒来,只好在这里继续蹲着了。
老头眯着眼睛跟他说:“茅台酒厂的取水口就在这边十几公里的地方,那条道弯弯绕绕,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