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干爹急眼了(1/2)
自从,李中易以镇压叛乱为名,离开了开京之后,一连十余天的光景,孟遥再也没有和他见过面。
孟遥常年游走于宫廷之中,他自然心里很清楚,李中易其实是故意晾着他。
临来开京传诏之前,符太后和范质都嘱咐过孟遥,务必看清楚李中易对朝廷的真实心态。
所谓的真实心态,孟遥心里门儿清,指的就是,李中易有无不臣之心!
本朝太祖郭威,以武力推翻刘汉政权,这其中的确有刘汉政权因为猜忌,屠杀了郭威全家的因素。
但是,郭威兵权在握,势大难制,令皇权不稳,也是极其重要的惹祸根源。
人在庙堂上混,只要你的实力威胁到了皇权,不管你有没有谋反之心,都会被朝廷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必欲除之后快。
孟遥知道符太后的心思,符太后早就后悔了,悔不该当初给李中易兵权,让他领军东征北伐。
高丽国叛乱的时候,朝廷打的主意其实是缓兵之计,将李中易送过大海,流放到穷乡僻壤的高丽国那边去,任其自生自灭,免得让朝廷觉得碍眼。
等朝廷完全控制住局面,练出二十万精兵,再随便收拾李中易。
谁曾想,李中易渡海东征高丽之后,不仅没被拖垮养瘦,反而进一步膨胀到有能力正面击败契丹人的程度,这就无可避免的引起了朝廷的恐慌。
临来高丽之前,孟遥想过李中易会采取拖延战术,却做梦都没有料到,李中易竟然仗着兵强马壮,直接把他撂在了开京城的天使行辕之中,就这么软禁了起来。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孟遥一边低声咒骂李中易,一边暗自发狠,只要他还能活着回开封城,一定要添油加醋的将李中易的各种不臣的举止,“如实”的禀报给符太后。
“干爹,请用茶。”贴身小太监杨玄,战战兢兢的将托盘捧到孟遥的手边。
孟遥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冷冷的瞥了眼杨玄,在他的诸多干儿子里边,就数杨玄最有心计。
在宫里讨生活,必须是有心计的干儿子,才值得培养!
有心计和蠢笨,其实是相对而言的。能里宫里活下来的宦官,谁没有心计,谁就死得早,死了还不知道是被谁坑死的,还要帮着数钱。
想当初,孟遥没得势的时候,也是宫里大太监的干儿子。那时候,孟遥因为心眼子特别多,一直不得干爹的赏识。
孟遥的干爹,也就是前前任的内侍省都知王芳,王芳是本朝太祖郭威最信赖的宫里人。
在孟遥看来,王芳特别喜欢使用老实人,主要是因为老实人不可能威胁到他的地位。
然而,王芳哪怕在受郭威的信任,最终还是被老实人的干儿子给坑死了。
老实人,经不起皇帝的信口套话,容易说真话。
老实人说真话,就不可避免的要被套出王芳暗中干的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杀伤力无限大。比如说,王芳背着郭威,在开封城中置办了十几处豪宅的丑事。
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的,郭威是个勤俭持国的个性,岂能容得下大硕鼠的存在?最终,王芳被活活的打死在了宫里所有太监的面前。
孟遥至今清晰的记得,王芳的屁股都被打烂了,身下的血水宛如一条血蛇,极其缓慢的蔓延到了他的脚边。
那惊悚的一幕场景,令孟遥至今难以忘怀,很多时候,他只要一闭上两眼,就不自觉的会联想到王芳的被打死。
不过,符太后毕竟是女流之辈,她既没有经历过战争硝烟的洗礼,也没有太多的政治斗争经验。
到目前为止,符太后一直十分信任孟遥,并且把他派来高丽国宣诏,以便就近观察李中易的叵测心思。
李中易甩脸色给孟遥看,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一句老话:你孟遥算是哪根葱?
天下人都知道,孟遥是符太后的心腹,李中易看不起孟遥这个天使,就等于是根本没把符太后放在眼里。
“小玄子,你说说看,铜臭子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孟遥冷不丁的停下转圈的脚,面无表情的问杨玄。
杨玄摸了摸脑袋,憨憨的说:“干爹,小的脑子笨,怎么可能猜得出铜臭子在想什么呢?”
孟遥明明知道,杨玄这是在藏拙,但他依然心里觉得十分妥贴。要知道,小跟班的宦者,绝对不能笨,但也不能精明到令人感到惊悚的程度。
“那你说说看,铜臭子是不是真的想谋反?”孟遥的心里其实已经认定,李中易必反,但他还是希望这不是真的。
李中易如果举旗造反,身在虎穴的孟遥第一个要倒霉,说不准会被绑去刑场,借他的人头去祭旗。
杨玄猜得到孟遥心里的恐惧,实际上,他也怕得要死。
只是,这座天使行辕,早就让军汉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他们主仆二人已是插翅难逃。
孟遥坐困于愁城之中,李中易却在有条不紊的调动兵马,把从幽蓟大平原上掳来的南迁汉民,分批次运输去了平卢节度辖境的登州、莱州等地。
由于南迁的汉民,只是迫于李家军的军威,而敢怒不敢言而已。派去护送的兵马,按照一比六或是一比七的比例,沿途监视和看押。
李中易绝非心慈手软之辈,他暗中下过严令,胆敢煽动南迁移民闹事者,一律就地正法,其家眷也全部贬为官奴。
按照李中易治政经验而言,没有经过组织性和纪律性训练的南迁汉民,其实都是一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