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捧着金碗要饭(1/1)
听完盖氏兄弟一番言论,萧铮笑了,空然间想起后世历朝的盐业国家垄断。
“既然盐业如此赚钱,为何我到民部之后从未见过盐业有赋税上缴,盐不是独家垄断经营吗?”。
话一出口,坐在旁边的许敬宗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萧铮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盖文达很是诧异地看了萧铮一眼,很委婉地说道:“萧公莫非不太了解我大唐的盐制?”
“这个,在下还真不知道”萧铮有些心虚地说道。
许敬宗不着声色地接着说道:“萧公诸事烦杂,哪有心思理这些东西,这是我等下官应该干的事情才对”。
听许敬宗一说萧铮才知道盐这东西看着虽然不值钱,但它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汉朝武帝之前,国家对盐的管制还比较轻松,很多人靠自己煮盐、贩盐致富。到了汉武帝中期时,由于长期对匈奴作战,导致军费支出太多,国库亏空,于是汉武帝便接受东郭咸阳、孔仅等人的提议,对盐进行国家专卖,民众不得煮、卖私盐,而且盐的价格由政府规定到很高。
桑弘羊上书言“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这就保障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盐作为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资,因此国家从中获利甚大用于征讨匈奴。自此之后朝廷便从财政和统治两个方面对盐业进行垄断。
可到了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把个隋朝治理的极为富裕,便放开了对盐业的管制,开皇三年便放开了盐池和盐井的禁令,免于征税。到了唐朝立国之后延袭了隋朝的盐业制度放任不管。于是这些盐商更加的如鱼得水,他们批发到盐后,为能多挣钱常常翻山越岭,背着成担的盐深入穷乡僻壤服务百姓。
萧铮说道:“这也是好事,商人通过盐的交换把大量孤立的社会系统建立起了相互连接,作为连接者的商人也自然获得了信息方面的优势,站在信息制高点上,商人能够发现系统之间可以套利的各种机会,而进一步的逐利行为又扩大了交换的种类和地理范围”。
盖文达点了点头说道:“老夫也赞同你之观点,朝廷提倡以农为先,因为农夫和农户是最稳定、最易于控制的社会,因为人都被束缚到一小块土地上,能量最小,如果不禁止私盐,贩盐者的数量则不受控制,而因大唐大部分地区不产盐,所以贩盐者是要在国土内四处游走。这样一来往轻处说这些人若犯法的话不好追捕,往重处说,这种具有广大交游面的贩盐群体对朝廷的安全是有相当的威胁的。很多儒生认为农耕者质朴、商贾者奸宄,后者显然更难统治,依老夫看这纯属放屁”。
很难得盖文达这等老夫子骂了街。
“今天就趁您老这番话,您当这杭州书院的院长我就没有看错人”萧铮笑着说道。
一屋子的人全笑了。
酒足饭饱茶喝透了,萧铮对盖文达说道:“多谢先生指点,在下不日去会会这些蜀商”。
盖文达笑着对萧铮说道:“刚才老夫说你不能去,你现在又来劲了,你堂堂的朝中重臣去见几个商人,这又不是礼贤下士,说出去不好听”。
“那他不来见我,我又不能见他,怎么办?”。
“萧公,你的智慧老夫多有耳闻,别人办不到的事你肯定能办到”很是自信的说道。
“您还别说,别的我不敢说,不过让卖盐的过来找我还真不是什么难事?”萧铮笑着说。
“那老夫就静待你的手段”。
过了没几天,钱塘江入海口靠着海边的地方出现了一大群人,许敬宗领着几百号民夫到了这里。
萧铮身后跟着当地的县令,两人身后还跟着位上了年纪的渔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