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据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12854/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据(2/2)

不舍的联军。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虽然经济优势已经丧失,但是战略地位丝毫不减。

只要占领了徐州,就能够阻断满清对于南京的威胁,让南京不再成为兵连祸结的前线,让大明获得休养生息的良机。

趁着大胜的契机,联军以损伤四千的代价,强行攻克了徐州,并在此驻扎重兵。接着,南方新组建的部队也是源源不断的涌来,向着北面省份推进。

安庆之战,可以说是南北之争的转折点,

清军虽然主力撤出了安庆,但是,清军的北逃,代表着此次南征的失败,更是攻守异位的战略转折点。此后,丧失主力的满清只能被动的接受南方大明的挑战,再也无力进攻了。

更糟糕的是,失去主动进攻能力,迎接满清的,其实也只能是败亡,所差者,无非也就是败亡早晚的问题。因为,满清这一少数民族政权的天然劣势,注定了很难团结大多数汉人为己用。后人早就论证过,如果不是当时大明已经烂到根上了,以满清的人力与军力,根本无法吞下庞大的大明这块肥肉。

现在,处于复兴状态的大明,无疑就成了满清最危险的敌人,甚至是难以匹敌的存在。

阿桂虽然已经死亡,乾隆却依然有将他碎尸万段的冲动。但是,为了稳定朝政,为了安抚群臣,还是压抑住自己的怒火,将阿桂风光大葬,并余荫妻子。阿桂也算死得其所。只是局势每况愈下,如何维持自己的统治成了乾隆最大的难题。

满清败亡,最焦急的自然是乾隆,但是若论第二焦急的,并不是满洲贵族,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还在幻想着退回东北,保住他们的龙兴之地,中原之地必要之时完全可以放弃。但是朝廷中央的汉臣就不一样了,他们就是汉人在满清的高级代表,绝对是南方大明认为的汉奸。他们与地方的普通汉族官吏也不一样,地方官员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军政权力为筹码,投降大明。而他们已经将自己的身家性命附属在满清,离开了乾隆,他们一无所有,根本连投降的价值都没有了。

因此,他们不仅要保住满清,还要让满清继续成为中华正统,虽然现在看来极其艰难。以刘统勋为首的汉臣,主张集中兵力,首先拔除大明在徐州的据点,谒制明逆的进攻势头,这就是第一步了。

反观满清贵族,他们已经做好了撤退回关外的打算。因此,他们的建议是,营建沈阳旧都,以策万全。他们没有说明的含义是,以东北三省为基地,仿效先祖故智,留待来日。

汉臣反驳,表示,一旦大清不能谒制明逆的进攻势头,必然导致大清在江北统治秩序的崩溃,大清的在中原的统治都有可能崩溃。而后,大明以中原之人力物力,实非东北一隅所能抗衡。

满族大臣反驳,现在主力受损,请问,哪来的许多兵力据守江北这样广大的区域?

刘统勋等人建议,招募汉族地主武装,一直对抗大明。并坚持,汉族也有许多世受皇恩之辈,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大清,他们必将一无所有,完全可以利用。因此,请皇帝下诏,允许汉族地主举办团练,对抗明逆。

满族大臣表示,不能确保汉族地主的忠心,因此不能让汉人拥有自己的武装。

双方争执不下,只能让乾隆决断。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九章 南北割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