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华夏生活馆(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12854/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华夏生活馆(一)(2/2)

如人口快速增加,72年年底国民已经接近三十万,在海外还有不少的附属国,或者殖民地,比如新加坡、兰芳以及更为重要的澳洲,单论领土面积,已经算得上举世第三了,仅次于英国与俄罗斯。其实,本来统一的满清应该是领土第三的位置的,但是被新华夏*了。而新华夏一旦实现了自己的领土目标,领土面积甚至有可能超过英国与俄罗斯。因为英国再也无法独占澳洲,北美十三州也即将独立,加拿大也未必会安稳的呆在英国人手里。至于老毛子就更惨了,远东直接就被新华夏的小弟远东共和国抢过来了。将来的领土第一大国地位很难保啊。国内方面,财政状况也比较稳健,财政基本都是略有盈余的状况。不过新华夏一直以来,至少有五成的财政收入来自采矿业,更直接的,有两成的收入是来自金银矿的直接收益。任何人都知道,这样的财政结构,或者说是国家层面的经济结构,是极其不健康的。靠甩卖矿藏来钱,可以成为富国,但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强国,比如后世的澳大利亚,更有名的则是后世的那些石油土豪国。

新华夏曾经寄希望于与大明的自由贸易协定,不过,现实给了自己一个响亮的嘴巴子。当初,英国人曾经希望自由贸易从满清获得金银,不成想却是自己的金银流入满清。新华夏与大明的贸易,新华夏从大明进口生丝或丝绸以及瓷器,正是古典中国最常见的出口商品,而新华夏只能向大明出口家具,以及纸巾什么的,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因为大明的普通民众根本不需要这些“高档”的东西。因此,新华夏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顺差,反而是接近三千万华元贸易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6个百分点。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正是新华夏。

当石才顺接受商业部的时候,才发现,新华夏的进出口形势是如此恶劣,不仅没有赚钱,反而要真金白银的外流。为了扭转形势,曾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大明市场倾销。但是,大明就是那么的内向,那么的不需他求,新华夏的货物还是堆满了仓库,积满了灰。

左思右想,就是没有头绪,石才顺想到了新华夏的第一狡猾之人,那就是林航。

林航听闻来意,十分意外,“按说,这是内政范畴,找张总理谈谈才是正理啊。”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是张总理也说了,他暂时也没什么好的主意。只能找你这个新华夏第一聪明人来想办法。”

“第一聪明人?恐怕是第一奸人吧。”

“你可真理解我们张总理。”

“毕竟是多年的对手,能不了解吗?毕竟有句老话,叫什么,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好了,别废话了,老林,你可得想个好办法,据财政部的老彭说,这几年,新华夏可是卖血换钱的,与后世的澳大利亚、沙特一样,以资源换资金。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经济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于国不利的。现在,好容易获得了大明这个市场,但是,却不能获得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想个辙,获得我们该得的。”

“即使是低价倾销,也没有效果吗?”

“是的,那些货位灰呢。”

“我们都小瞧了小农经济的顽固排他性啊。现在,只能考虑放弃大明的低端市场了。”

“低端市场?”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华夏生活馆(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