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滁州2(2/3)
部曲规模急剧增大,虽然人马看着很多,但各部新属,军心不定。军中老弱极多,而且缺粮少衣,众多将士皆不能饱食暖衣,很多士卒皆是赤脚,甚至有时候镇抚伉俪都不能吃饱饭。现在想起来,属下都不堪回想当日之窘迫。”“爹爹,李书记所言句句属实,女儿当日见军中缺粮,亦是愁得日夜难寐,最困难时,军中不得不挖野菜混着米粟就食,只有在打下滁州后,才勉强有了些钱粮,但是也只能保证军中日常用度,若是出兵,用不了几日就会严重缺粮而不得不撤兵。”
朱元璋接过话来道:“孩儿仔细斟酌,与众将士商议,一致认为此去高、泰,虽然路途并不遥远,但是河岔湖泽众多,我军根本没有足够的舟楫,大军不仅渡河不易,一旦被鞑子缠住,万一不能脱身,后果不堪设想。况且军中极端缺粮,与鞑子若纠缠日久,必因缺粮而丧失军心,东行实不可为也!”
“夏末我军给濠州送去一批粮秣,都是军中辛辛苦苦一口一口省下来的,当时妾身曾劝相公暂时留下这批粮食,用于自己军中士卒,不过相公称没有濠州就没有定远和滁州,才将这批粮食递解过去。相公说爹爹在濠州也甚是困难,宁愿我等辛苦些,也绝不能令爹爹为难!此事还吩咐妾身,决不可告知爹爹。”
“啊,原来你们竟然如此困难!怎的还不明白告知为父?糊涂!”郭子兴大吃一惊,无论滁州众人谁说滁州军困难,也难以说服郭子兴,但是马氏这么说,郭子兴就相信了,都说知女莫若父,这马氏的为人和性情,郭子兴夫妇最为了解,既然马氏说当时军中极端困难,那必然是真的。
当时正是因为收到了滁州的军粮,郭子兴才最终下定决心与赵均用等共同出兵,去接张士诚之围。
郭天叙和郭天爵等部将面面相觑,原来还有这些故事。
“嗨,真是难为你们了!”郭子兴感叹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也算是一方主将,知道管军,治军不易。外人只知军马强壮,令行如一,却不知军内之事处处繁琐,事无巨细。
“只是万一张士诚败了,计将安出?”郭子兴还是不放心,他可不想出了狼窝再进虎穴。这滁州离高邮可是不算遥远,万一脱脱打仗打上了瘾,不回京师非要西行怎么办?
朱元璋环视堂内众人,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郭子兴一愣,顿时恍然大悟,随对身边的如夫人道:“酒食已饱,夫人可且下去歇息。”
这如夫人轻声应了一声,起身告退。马氏赶紧起身道:“娘亲,女儿与你一起去!”她亦向朱元璋告退,随手示意众婢一起撤下。
看着这些女子一一退下,朱元璋才安坐,挺身正色道:“回禀义父,孩儿等思考高泰战事久矣,愈思愈觉得凶险,滁州军目前虽有数万之众,但是兵器、粮秣皆不足,贸然东去解围,不说元军势大,不来主动进攻我部就是幸事,就是沿途过河,绕泽行军就可能拖垮我部。”
“所以孩儿与众将反复思量,均认为此时不宜向东,而是向南。”
“向南?”郭子兴愣了,他无论如何也未料到滁州军的行动方向是南方。
“再向南可就到了长江,你意如何?”郭子兴问道。
朱元璋慢慢道:“过江!”
郭子兴、郭天叙、郭天爵等人听傻了!
自古长江天险,江面辽阔,江水涛涛,水势湍急,到了雨季,更是浩浩汤汤,一往无前,直奔集庆东边的出海口。没有足够的大船运输,根本无法渡江。更别说南岸若是元军有备,加强了江防后,更是难以通行。当年曹操数十万大军顿于江北,只因南岸有孙、刘的数万兵马布防,最后一把大火被焚毁了北岸大营,曹操功亏一篑,此后再无南下计划。
“如此凶险之策,你等为何行此事?”郭子兴半天才说话。
“形势耳,不得不为之!”这时李善长轻轻摇着一把折扇,欠身对郭子兴道。这人自认腹内满才华,智计可比周公谨,也不知这把折扇他是刚才放在了哪里。
李善长见濠州人等的注意力被他吸引,心内得意,面上却古井无波。定下渡江南征之计,李善长可谓功不可没,此时他自然想在濠州人等面前好好露下脸。
此时朱元璋刚刚展露峥嵘,手下武将渐渐增多,但是谋士尚少,刘基、章溢、宋濂、叶琛、胡惟庸等尚未加入,李善长正是朱元璋最亲信的依仗。
“诚如适才所言,滁州军兵甲、粮秣急缺,东行不可取,但若龟缩一地,不思长远亦难长存。当下高、泰战事正酣,,张士诚已露颓势,我等若不及时思量今后,待元军缓过手来,必会大举西行。”
“江北距离元廷腹里太近,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想在江北立足实属不智,芝麻李、刘福通先后在北方举义帜,命运皆如是可知。朱公这才有意南征,渡江而立方为上策。现在正是秋末,江水水位回落,水势大为减小,论天时正是渡江的好时节;元廷在江淮的力量多在高、泰之地,其水师也多在那里用于人马粮秣的转运,而采石、太平之地元军稀少,先前探查得知,南岸的粮食今年大丰收,正好得之军用。”李善长分说大势。
“另外,徐寿辉,方国珍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分别起事,虽说他们现在屡遭元军征剿,声势大弱,不过毕竟还是吸引了大量元军,现在对岸的元军实力正是最薄弱之时。”座下朱系众将频频点头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