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元末新世界》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元末新世界 () >> 第二十九章 风云初变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15950/

第二十九章 风云初变(2/2)

逃至深山,难有脱困之势。偏偏张士诚在高邮又闹得天翻地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基本断绝。元廷震动,遂有脱脱亲自挂帅,领蒙古军、色目军、汉军、苗军、吐蕃军、高丽军等,号称百万南下讨伐。

山东地处大军南下要道,北方各处的军资和部队流水般的向着济南等地汇聚,再转向南方,即便是益都路各县府的蒙古军、色目军和部分汉军也被调往南方。导致山东地域军力薄弱,各处贼寇趁机起事,四处流窜,官军兵力不足,疲于作战。不得不由各地的豪绅大户自募义军,协助官军剿贼。

好在贼寇、反贼虽多,却多是小股,易于被剿灭。益都路最大的一股算是于海这一支,但是于海也多在益都路北边和西边流窜,前几日益都路还传报在南下元骑的打击下其顽凶已被执杀,贼寇大部被歼,现要求各地严守关隘,控制道路,务必将其围困在仰天山地区,既然成功指日可待。怎地今日却有贼寇来到了自己的临朐治所呢!

乞篾儿打起精神,问道:“这些反贼如何来历?你等怎么就可确定他们是于海反贼?”

“回大人,小人在路边藏身时,遇到了对方自采石场行军至刘家庄和胡家庄,有些反贼的小头目得意忘形,大声对驱口们宣称自己的战功。他们提到了自己的头目,匪号于志龙,自领千户,是于海逆贼的先锋。他们还提到确实与官军的骑兵打了一仗,不过朝廷的大军似乎没有占到便宜。”

“嗯,反贼的话也能信吗?我蒙古大军所向无敌,当初横扫草原,东征西讨,破城灭国无数,如今刘福通之贼也不剿的奄奄一息,于贼不过是命好,逃脱一劫而已,当不得真!”

“大人教训的极是!”不仅潘头、黄皮赶紧叩头称颂,就是县丞和主簿也是拱手施礼。

“不过,他们说其先锋匪号是于志龙,此无心夸耀之言倒是颇可信,可还曾听到什么消息?”乞篾儿追问。

“回大人,小人一直藏在道边,担心被贼发觉,离得远些,只听得他们要去攻打胡家庄和刘家庄,看其人数大约近两千人。”

“听贼人吹嘘,这批贼寇的先锋似乎是其精锐,后面的大部多是老弱妇孺,而且话里话外,似乎大贼于海已经伏诛,现在是一个匪号叫刘正风的做大头领。”黄皮补充道。

“哦,益都路已经发来传报,称我蒙古大军擒获匪首于海,就地正法,看来消息是真得了。”乞篾儿颔首道。这年头,虚报战绩,杀良冒功的事到处都是,所以各地官员对官府传报的消息真实与否均是心中有数。知道匪首被诛,几人自是心中一宽。但是转眼一想,贼势浩大,可能很快就要攻城,自己身为地方军政长官,职责所在,却苦于兵少难支,计将安出?

乞篾儿派人传城里的四个百户过来,一起议事,同时与县丞商定立即向益都路发函求救,说明探听的原委。应对之策主要是汉军全部驻守城内,并传令周围的城外义军进城协防,城内再招募精壮,协助守御,对出入城者严加盘查等等。

四个汉军百户到后,对两位长官的部署心悦诚服,赞叹不已,均跪地请命,值此危难之际,愿肝脑涂地,任两位长官驱策。

主簿建言,还需派人乔装出城,打探反贼在刘家庄和胡家庄的动静,知其虚实,以便应对,乞篾儿大赞,纳其言。

潘头、黄皮跪求,允其二人连夜出城告知其益都路的主家,早做应对,乞篾儿感其忠心,允其夜去。

此夜临朐县城内风声鹤唳,各家奔走相告,传言大股贼寇临近县城,不日将破城劫掠。一时城内人心惶惶,很多人想整理家资,连夜逃出城,在城门处被城卫拦阻。有人急报乞篾儿,乞篾儿大惊,这才紧急下令,全城宵禁,严禁私下传播留言,但有祸乱民心、军心者,严惩不贷!


状态提示: 第二十九章 风云初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