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领军回金陵(2/2)
仪之驻跸的“半松先生”林叔寒的庄园那边,一见秋仪之这位皇帝膝下“义殿下”的金面,便奉承道:“义殿下果然厉害,怪不得当年讨逆之役里头立下不世之功,就连皇上私下里也是交口称赞呢!”/p秋仪之听了这话反倒有些惊讶——皇帝郑荣对自己虽也不乏溢美,然而平日里头总是批评警示居多,却不料竟还会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愣了一下却不知如何对答,只说了两个字“是么?”/p
“那是当然了!”刘庆眉飞色舞地说道,“就拿这次来说,义殿下不废一兵一卒便消灭了有近一千倭寇,这是何等样的战绩?再看在南面作战的崔将军,废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将倭寇杀退,打成了烂仗。这样一比,皇上还不知要怎样夸奖义殿下呢!”/p
秋仪之被刘庆叫来的时候,正同温灵娇说话说到兴头上,因此原本只想同刘庆略说上两句,就打他走,可现在听说崔楠那边战事不顺,便忍不住追问道:“你这消息哪里来的?到底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清楚。”/p
秋仪之因心中焦急,因此这两句话问得甚是生硬,吓得刘庆赶紧答道:“具体事情末将不是太清楚,也是看兵部来的战报才知道的。兵部写得虽然客气,可是我也是老行伍,这点战报上的花花绕我怎么会不晓得?崔将军杀敌一千,自损五百,可不就是一场烂胜么?”/p
秋仪之听了,不禁陷入沉思:崔楠乃是大汉数得上号的一员宿将、良将,手下带领的又是老幽燕道军队底子的精兵,以他的手段,倭寇就是再凶悍、再勇猛,也不至于吃这样大的亏——难道是崔楠指挥作战时候,出了什么大的失误不成?/p
然而崔楠又是以用兵谨慎著称,倭寇这样缺乏组织,只靠着猪突冒进取胜的乌合之众,凭什么能够逼得崔楠指挥出现纰漏?/p
秋仪之满腹疑惑,却碍于自己现在的身份不便继续询问,只说了声“知道了”,扭头就要往回走。/p
刘庆却一把抓住秋仪之的手,说道:“义殿下别忙着回去,我还有事要向你请教呢!”/p
秋仪之只好停下脚步,说道:“你是江南道节度使,三品的大官,我区区一个七品小县令,你有什么事情好向我请教的?”/p
刘庆听秋仪之口气甚是生冷,又暗含着揶揄口气,让他只好低声下气讨好道:“义殿下这话说得就折了末将的寿了。江南的倭寇都被义殿下和崔将军杀得差不多了,末将这边能有什么事情?不就是想问问石伟的事情么!”/p
秋仪之这才记起还有石伟这个钦差大人被江湖豪客劫持的事情没有了解,想了想说道:“怎么?还没破案么?”/p
刘庆摇摇头,说道:“没有。义殿下出去的这几天,城里城外从没松懈了关防,可疑之人抓了不少,也跟踪了不少,可石伟还有那个铜眼罗汉好像钻进地洞里头一般,愣是找不到半点踪迹。”/p
按理说铜眼罗汉这些都是粗人,做事没有那么精密小心,前前后后十几天了,不太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漏出来……/p
“莫非是这些人已经出城去了么……”秋仪之不由得自言自语道。/p
却听旁边有人笑道:“你们担心什么?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这些人越是不冒头,越是说明其后必然有大文章。现在主动权握在别人手里,你们再忧心也是个徒劳,不如稳坐钓鱼台,静观其变好了。”/p
刘庆循声望去,见是林叔寒摇着折扇从一座假山后头挪步而出,听他语气镇定,似乎也稍微安心了一些,作揖道:“原来是林先生来了。先生这话固然不错,可我却没先生这样的好修养,这件事情没有了结,我这颗心始终就放不下来。这几天我一夜三惊,恐怕是好几年的寿都折掉了。”/p
林叔寒听了冷笑一声:“你这苦肉计在我这边没有用,我就方才的章程,一个‘等’字而已。你幕府里头不也养了好几个师爷么?不如去问问他们,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p
若是别的文人敢同刘庆这样说话,以刘庆的脾气早就起火来了。/p
/p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