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 帝陪母游目骋怀 救民济世吉求(2/2)
的时间过得真快,没有显走路的疲惫,一群人就来到山顶端。侍人们抬过来三把椅子,一个圆桌,一把遮阳伞,支在桌的一旁。皇帝、孙皇后、太后,仨人一起坐在桌前,侍女给摆上酒杯斟满酒。皇帝、皇后与太后,一起举杯说:祝太后,万寿无疆!臣们都站在一旁,热烈地鼓掌。完了后,太后也就站了起来,和大家一起,遥看着山远处的北京城景。孙皇后的心情愉悦,心旷神怡地冲太后说。“此山是皇家御苑,老身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太后笑着说。
“母亲说远古,是怎回事?”皇帝一说游万岁山,和孙皇后走进延禧宫太后客厅,太后心也是挺高兴,要说起万岁山远古的事。皇帝当时没让太后说,说到山顶上再说,大家真的到了山顶端,皇帝冲孙皇后笑地提示。
“是呀!婆母说说!”孙皇后冲太后也笑说。
“好!远古时……”太后环视一下在场人,面朝北海的方向一脸的深思,说起远古时期万岁山的事:万岁山在远古时期,同北海等处均为永定河故道,河道地势一般较高,在永定河改道后逐渐成为土丘。隋代临朔宫宫城和北苑之规划,乃今万岁山规划之前身。临朔宫和北苑,即隋炀帝在涿郡的离宫兼远征高丽的大本营。辽代营建瑶屿行宫(今北海公园琼华岛)时,将余土堆积此处。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该地南侧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小丘,建成皇家苑囿,称“北苑”。其山下环绕两重围墙,山上建瑶广楼,称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13世纪中期,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四年(1267年)营建大都,土丘一带正处大都城中心,皇宫的核心建筑延春阁以北,故被辟为专供皇帝游赏的“后苑”。苑内有熟地8万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以昭示天下,时将原有金代小丘称作“青山”,作为土丘的名称。亦有说法认为元代此处又称“镇山”。 明洪武朝廷在此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以前称“煤山”。明洪武初年,工部郎中萧洵参与拆毁元故宫,亲览后苑景色以及金殿等建筑。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规模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依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之说,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当有山。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称“万岁山”。
“太后知道的,比我等臣子还是详细。”三杨和蹇义、夏原吉走过来,杨士奇笑地说。其他几位大臣也都笑附和。
“你们看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或‘北果园’。在山东北隅,建有寿皇殿等殿台,供登高、赏花、饮宴、射箭。山下豢养有,成群的鹤、鹿。咱到重阳节,可到此登高远眺。”皇帝手指着方向,冲太后及臣们笑说,孙皇后和臣们一起朝那地方看去,真是一个好的去处。
“我们赔皇帝,来过一次,看一下鹿场,就走了!”杨士奇笑说。杨荣、杨溥也附和。
“报!工部侍郎李新,自河南来,称山西、河南有十余万饥民。”一位卫士到近前,冲皇帝禀报。
“夏大学士,要救民呀!”皇帝一听,看眼平静脸的太后,就走近了夏原吉,一脸郑重地说。
“臣在病休,回去转告,太子太师郭资,遵旨去办!”夏原吉应着说。
“赈灾民,要讲方法,皇朝禁止粗暴、驱逐!”皇帝一听夏原吉话,笑地强调。
“嗻!”夏原吉应着。
“好了!咱回走?”太后看完山下远景,走了过来冲大家地说,孙皇后随大家下山回走,总觉得夏原吉,那一眼是有啥话要说。但夏原吉在皇帝、太后等臣近前,有一些的顾忌,孙皇后故意落后几步,无意地碰夏原吉。
“给!”夏原吉一转身,避开人视线,塞给孙皇后手个纸条说,慌乱地走开了。
“救民济世,吉求薇(皇后)!”纸条写仨字救小妾。孙皇后想起成语解释,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出处《周武王赞》。孙皇后看眼走进人流中的夏原吉地想。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