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大海,我来了(2/3)
,给京都方面发过来,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法力漩涡这个东西不是虚界就能限制的,法力交流会引起其他虚界的共鸣和脉动,酒道人在传信中说,其中虚界人世间已经同样完成了法力漩涡的被动转变,这期间他没有任何的插手。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做过阻止,但似乎没什么作用,打散波动后,仍然会重新组成,法力混沌被动地被带着产生运动,在莫名的控制之下形成一个漩涡,漩涡中心是天外灵气的出现点。
无奈,以及束手无策,这是所有大宗师的感觉。
老鼠拉龟,无从下口,无论是天外灵气还是虚界,都是如此,鉴于实验体比较抗的酒道人,道宫长老院有什么猜测和主意,基本也都是他全担了下来。
目前仍没什么进展,不痛不痒的,确定没危险后,再让管狐儿和杨平安做一遍,依旧没啥反应。
广成犹疑的就是,下个月长老院内部会议时,他要不要把关于法力漩涡的修行或者说是实验当做提案。
大宗师亲自操刀,得到实验结论的速度可比低境界的修士快多了。
毕竟在一次次的推演中,并没有什么危险感应出现,不至于造成道宫里大宗师集体暴亡,而且怎么搞出这个法力漩涡还是有说头的。
酒道人那时候是借进阶时的天地之力,现在其他人可没那个条件。
估计到时候,还是一个结论:再议。
几天之后,事实证明广成还是小瞧了这批被清平道长破开心中藩篱的大宗师们的心性,其大胆和“妄为”让其瞠目结舌。
广成提供的是实验提案,而另外几位却是实验观察记录,即便是最最稳重的一尘宫主也是如此。
广成知晓之后差点没有一口气噎死,这些前辈还真不怕来个集体暴毙啊。
对于广成的郁闷,一尘道长轻笑,“对于修行,我们有绝对的自信。夜路走多了,即便是到了一条新的道上,我们也一样能避开所有危险。”
广成这时才真正明白,当年能果断放弃他们原本镇守的诸侯国,加入道宫的大宗师们,对于修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是宏德法师的刺激么?或许吧。
…………
望海城北,汨罗江入海口。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滚滚长江汇入大海,如果不是站在岸上,根本就分不清什么是河,什么是海,汨罗江入海口还有一条河流在此交汇,即是北方的秦淮。
秦淮同样起源于岳麓山脉和伏牛山脉交界,流经故楚、韩、吴三国,绕了个圈子最终也来到汨罗江入海口。
只是相比于汨罗江,淮河的水文情况更为复杂,水流湍急,水面狭窄,并不适合船只航行,当年吴国也曾派人顺水流而下,损失惨重,只能作罢。
道宫拿到了这部分资料,也就弃淮河不用,反而走更为遥远的汨罗江了,当然,也和汨罗江是中原文明与南疆蛮族的分界线有关。
“圆规方尺,万物有常。而天高地阔,风无定形,水无常势,人间造化,难以言明。”儒雅男子羽扇纶巾,大袖飘飘,海风吹来,衣衫翻飞,如同仙人。
不是旁人,正是驻守望海城的大宗师,曹昌。
对着茫茫水域拽了几句文,羽扇一丢,纶巾摘下,盘膝而坐发起呆来。
身后是护卫统领于丰,仍然是一身盔甲,就没见他脱下过,双眼微闭,两脚微开挺立着,如同岩石雕塑一样。
一坐一站,反而是坐着的那个更有存在感,更引人注目。
不知过了多久,水面上迷蒙水汽已经悄无声息地弥漫到了岸上,将两人包含其中。
若有人站在高空,就能发现,水汽包含的范围刚刚好百丈,而且水汽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一个极为缓慢的速度围绕一个点旋转,风吹不散。
那个点就是曹昌。
身处其中的宗师于丰又是另外一种感受,周围所有的水雾都如同大宗师的视角媒介,每一点一滴的水汽,每一寸空间都蕴含着大宗师的力量和神识。
风和水的力量,变化无常。
在很多年以前,他就是领悟了风的力量才进阶的大宗师,现在,他依然走在这条路上,依然没有看到尽头,并因此和领悟获得了更多的东西。
风与水,风与火。
一个是风暴卷动水汽,造成海啸洪水,伴随着各种天灾,另一个是风助火势,越演越烈。
多么简单的道理,多么明显的事实,能从中领悟修行真谛的却几乎没有。就算有,又有几个能够将之化入修为之中呢?
悟性和机缘,缺一不可。
忽然,弥漫的水汽骤然收缩,绕过盔甲于丰,全部汇聚在盘坐于岩石之上的大宗师曹昌手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球。
表面颤悠悠地波动着,发生着变化,拉长,突起,或是凹陷,最后变成了一条无篷小船的形状,船上有人,一大一小,还有一只老虎,另外还有一个人形的轮廓。
曹昌打量着“水雕”,风中传来的信息告诉他,这就是马上就要到来的客人。
即便不去探知风中的信息,通过大宗师之间的相互感应,他也知道,酒道人,要来了。
至于“水雕”为什么没有形成酒道人的模样,仅仅是因为,大宗师能够闭锁自身信息,不落于外而已,风儿“知道”有这个人,除此之外,别无更多。
水雕颤动了一下,曹昌依照记忆补全了酒道人的相貌,装扮还是几年前的样子,邋邋遢遢的,腰间挂着个酒葫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