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冲破格局的助力(1/2)
叶景天的卧室里面,一个不到二十多岁的女人坐在书桌前,桌上摆放着好几份文件,她手中拿着笔在上面勾勒着什么,直到叶景天带着李良走了进来,她才放下笔,抬起头看过来,当目光落到李良身上时,礼貌的露出微笑,微微颌首。
李良以差不多的动作回应,他仔细看了眼叶景天的姑姑,相貌普普通通,但身上有股沉稳凝练的气质,加上留着齐耳短发,整个人显得很干练。
“姑,这就是我给你说的老李,他现在可是院区的知名人物,别看他和我一般大,他现在的事业做得挺大,连我们院区一些以前的干部都提薪留职出去帮他呢。”
叶景天拉着他姑姑的肩膀聒噪着,这些话也不知在他姑姑面前说了多少回。李良看得出来叶景天和他姑姑关系很好,李良听叶景天说过他姑姑的事情,他姑姑名叫叶小惠,很普通的名字,出身也十分普通,由于叶爸爸的父母很早就过世,长兄如父,叶小惠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住在叶景天家里,后来也是靠着哥哥嫂子的照顾和供养才能考上大学,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他对叶景天一家很感恩,待叶景天像自己亲儿子一样。
叶小惠大学毕业后,得到了去岛国深造的机会,在岛国两年深造期间结识了不少人脉,这之后就去了香江发展。
在叶景天的介绍下,李良和叶小惠算是正式认识,彼此还握了握手,叶景天乐的跟什么似得,让李良和姑姑先聊,他去给李良倒茶。
叶小惠是个很成熟的事业女性,尽管她目前才二十八岁,但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所以单独面对李良也丝毫不显拘谨,她从自己所知的李良的一些情况说起,很快就引起了话题,李良就和她聊起来。
“...你的经历其实和眼下一些成功人士有着十分相似之处,所不同之处在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眼界也不同。李小华你听说过吗?”叶小惠侃侃而谈,她的确见识很广,也并没有因为李良的出身有丝毫的轻视。
听着叶小惠所问,李良楞了一下,随即记忆翻涌,可未有任何信息。说实话,小地方出来的人,加之文化水平不高,接触的圈子有限,哪怕李良上辈子走南闯北,可更多的时间都扎在河坝里,他的知识面其实挺窄的。
见李良摇了摇头,叶小惠就说了下这个李小华的经历,此人普通家庭出身,知青返乡回燕京后当了一名厨师,可因为工作之余和朋友一起倒卖南方的东西,赚了不少钱,被眼红的人举报,以‘投机倒把罪’被判劳教。
失去了正式工作后,李小华并没有停下经商的脚步,后来在一次广交会上看到一台美国的冷饮机,当即用所有积蓄将之买下并前往北戴河海滨售卖冷饮。
这冷饮机在当时可是独一份,一个夏天跟印钞机似得,可李小华只做了一年就收手,把机器转卖后,再度倾其所有在秦皇岛开了北方第一家录像厅,资金累积迅速达到百万以上,要知道那时候才84年,这样的资金体量绝对堪称恐怖。
可当录像厅生意达到巅峰后,李小华再度果断收手,东渡去了岛国求学,这过程中发现华夏的一款中药生发剂“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岛国卖得非常火,价格奇高而且供不应求。他当即退学不上,回国争取到了这个产品在rb的代理权。
从87年开始一直到80年代结束,李小华靠这个生意赚了超过3000万美刀,甚至受到当时rb首相的接见。
李小华的例子真是把李良听愣住了,心下很是感佩,可转念一想,就觉得自己仿佛被什么束缚住了一样,着力点一直离不开淘金,哪怕是目光放到了建筑业,也不过是由此及彼,李良第一次深刻的感觉到了自身的局限性。
“资本的原始积累一般都带着灰色性质,你淘金同样如此,其实按照你之前的资金,如果有广阔的眼界大可以从这行中抽离出来,要知道假若你未来越发成功,你的这段经历就越有可能成为你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李小华同样如此,他的录像厅为什么火爆,短短时间能让他完成百万资金的积累?相信你们男人之间更能明白。所以他及时抽身,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想通过求学来弥补自身短板,但就在这过程中发现了更大的商机,一跃成为在香江都能立足脚的富豪。
眼下的国内可谓处处商机,缺的只是充足的资金和非凡的勇气。
说回你身上,我想你应该也多少意识到了‘灰色’的问题,越没有背景的人在这方面越谨慎,你同样很谨慎所以选择用捐建的方式来包装,可这样做有两个弊端,一个是投资风险太大,一个是你没有纵向发展,纯粹是为了淘金而捐建,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你捐建的性质就被大大削减了。”
叶小惠谈兴很浓,她说的很随性,可她局,让李良深受触动,李良不由放下姿态,很谦恭的向叶小惠请教一些方向上的问题。
“关于事业方向我没有什么能建议你的,毕竟我不在国内,对很多情况不够深入了解,而且我学的是法律,目前的职业是律师,除开懂得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和个人理财外,对大体量资金的投资方向是不敢随便建议的。”
谈到具体方向问题,叶小惠晓得就十分谨慎,一方面是交浅言深的忌讳,一方面是出于她的职业态度。
李良心里些失望,毕竟他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可这种局限性眼下靠他自己很难突破,他希望得到一些指引。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