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闺中谋》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闺中谋 () >> 第23章 治国理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31787/

第23章 治国理家(2/6)

不快进宫面圣去。”黛玉也忙到:“爹爹记得先去梳洗一番。”“对对”贾母赞赏的看了黛玉一眼:“快去伺候姑老爷洗漱更衣。”

林如海鞠躬离开,走之前对着黛玉微微点头。

待林如海出去后,王夫人似是随意的笑道:“姑老爷也真是的,知道他惦记黛玉,可也不用这般莽撞,那可是圣谕!”

贾母不做声,只是轻轻环住黛玉安慰着。黛玉眼中湿意更重,觉得爹爹都是为了自己,心中却更熨帖了些。

此时林如海也在想着圣谕。圣上让他进宫之前先来贾府一趟,究竟是什么意思?莫不是考虑到他许多年不曾见过女儿,给他一个恩赐?

林如海正这般想着,就见常随林寂一脸严肃的进了门。林如海想他招手。林寂便心事重重地走过来,将他打听到的事,一一向林如海说了。

林如海听着,神情从淡然到震惊,再到眉宇深皱。最后听说黛玉受皇后眷顾,由太医院元正诊病事,反而淡定下来,深深叹出一口气,“无论如何,囡囡无事便好。”圣上的性子他也知道,好施恩,好赏赐,皇后事事以圣上之意为先。最让他担心的是贾府。

富贵世家奢华些原不算什么,可这一路看来宁荣两府岂止是奢华!荣禧堂内香炉中烧的是鸡舌香,极为难得,是爪哇国进贡之物,皇宫大内也是少见,可在贾府内却只随便被放在了鼎炉旁的匣子里。丫鬟们换香时,也是胡乱抓一把丢进炉中,可见其平日情形。况且先下两府的地位最高职位最重的是西府的贾珍,东府的贾赦,可偏偏就是这两人最是荒唐。

至于贾政,林如海想到这位妻兄也是头疼。当年岳丈也知道长子贾敬是个靠不住的,迫于规矩只能让他继承了爵位,然后督促次子贾政读书科举,只是贾政屡试不中,岳丈无奈之下,只能扯下老脸,进宫向先皇为贾政求来了个六品官。可这都三十年过去了,朝中来来往往换了多少人,他的这位妻兄硬是没动地方,还是今上登基大赏天下之时,才升到了五品的户部员外郎。

贾政出身高,性情严肃谨慎,文采却一般,若是在别处倒也罢了,可偏偏户部是各家勋贵蒙阴入职最多的地方,五步一公,三步一侯,加之户部掌管天下土地,税贡,还有国库,在其间任职,必须谨慎认真。以是贾政最出挑的地方放置其中,反而成了不出挑。这可能也是他这么些年都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

林如海长叹一口气,这半年来,从薛家姑娘那里接到过几封信,有玉儿写的,也有薛姑娘写的。薛姑娘信中曾言,贾府日渐奢靡,人们只知府里富贵,却不见门外之险。言辞之间,颇有些担忧。他本不在意,贾府权大势大,难免会有些人依着贾府的富贵作威作福,并非是什么大事,只当薛姑娘实在杞人忧天。可先下见了这情形,反倒是自己武断了。想到薛家是皇商一事,林如海对林寂道:“荣国府内的御用之物,可有薛家送来的?”

林寂脸色一正:“才要告诉老爷,这件事说来也是奇。以前是有的,自打薛家太太进京之后就没了。两家往来还是有的,薛家送来的东西也很贵重,只不是御用的。”

林如海沉吟片刻,笑道:“她倒是谨慎。”

林寂不敢问“她”是谁,只能低头不言。

这件事不由得薛宝钗不谨慎。御用,顾名思义是皇家所用之物。臣子家中倒不是不能有,是圣人赏赐的便可,私下流通却是重罪。对于皇商而言,比起自己花费许多银钱去打通关系,从自己仓库中拿出一些要上贡的物品来送人更加省事。对于世家大族而言,什么罕物没有见过,就是要进贡的御用之物才更能让他们满意,不少家族就以自己能使用御用的东西而得意洋洋。因此大家心照不宣的认同了这种做法。有不少,甚至绝大多数的皇商或者别的什么人都会在押送贡品进宫之时,自己偷偷留下来些,用来打点关系,或送与他人。

前世薛家一直是这般做的,直到灭族之祸降临。

对于贾家收受贿赂不算重罪,但对于薛家,是灭门的大罪。以是,在薛宝钗来京之后,在薛蟠禁足之后,暂时接手了薛家在京城的生意,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除了商用,薛家名下商铺内任何人不得随意提取使用任何商品货物,无论贵贱。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那些要送进宫中的各类物品。

开始自然是一片反对。那些掌柜管事,看着最是坚决,其实只是纸老虎,薛宝钗就借查账的机会收拾了几个,就没人在说什么了。母亲不懂经商,她只说是直接拿现成的东西送人没有诚意,母亲就应了。最难应付的反而是那些吃拿惯了的世族大家。

丫鬟婆子什么的,多给些银钱,平日里给些面子就打发了。最难得是那些以得到贡品为荣的贵族。在他们眼里,贡品再差也是皇帝老子用的,拿出去夸耀,倍有面子。珍稀物品再稀有,也要拉一个档次,自然不甚满意。

贾母自是没什么好说的,当着人面还夸宝钗持重能干,懂得持家。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宝钗过于老成世故,没了小姑娘的天真娇憨,不甚讨喜,但因两家也不甚亲近,也就没怎么惋惜。

邢夫人自是背地里和别人一道冷嘲热讽。她自己娘家不争气,就盼着妯娌王夫人娘家犯个大错,王家出事,别人担心,她却暗喜,这下薛家这般,她自然也乐得别人说这样的话,好落王夫人的面子。

王夫人最是

状态提示: 第23章 治国理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