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 荣耀(1/2)
济阴西城门处平民已经被阻挡住城门口空地上,要着急进城的人只得前往其他几处城门,而很多的民众听说今天防御使凯旋而归,所以很多人明知道入不了城,还是依旧留在路边看热闹。
西城门外护城河上的三座吊桥已经全部放了下来,城门洞中的所有灯笼已经被点亮,城门楼上竖满红黑相间的曹州军旗帜,并且布满了穿着崭新明光铠持戈的军士,而最城外道路上执勤军士大多是临时征调的屯垦军,以及一些少年营的军士,他们用手中的长矛将民众阻隔在道路两旁,防止防御使王洵进城时,有不长眼的民众冲撞了侍卫的仪仗。
王洵与众将带军进至西城门外青石板道路上一处高大的牌坊时,前面侍卫司仪仗军持戈的军士都停了下来,然后举着旗帜分列于道路两边,都是在等着王洵第一个越过牌坊,带头接受曹州官员百姓的欢迎。
当然王洵进城不会将所有军队带进城内,所以向众将下命令道:“各营除了左右侍卫司的仪仗军,还有众将的亲卫仪仗留下,左右侍卫司的将士由薛校尉带来从东门入城回营,其余人马都往各自回城外的营寨去吧!”
“诺”
王彦章、钱延迩、钱延镠、薛十三皆是在马上,由王彦章带领拱手承诺。
随着王洵的命令,西门大道上的很多军队的军士,开始在各营将领的带领下,分兵列队从道路各处的岔道,前往各自军队的军营了,只留下了左右侍卫司的一些军士,以及各位将领的亲卫和仪仗。
王洵还是第一次看到西城门聚集如此之多的军士民众,直接将入城西城门的道路围了个满满当当,人群摩肩擦踵,妇人们也是顾不得什么礼仪了,拿着手中的帕子遮着空中火辣的太阳,挤在人群中凑热闹,讲究一点的还撑着一顶油纸伞站在田陌之上往道路上张望,农人们也是放下了肩上担子驻足观看,商贩们同样也是将驴车和木轮推车都停放在路边
这些人皆是打算一睹这些日子里,官府人员大肆宣传中,那个谈笑风生破敌先锋,孤军守城斩敌无数、退敌保境,运筹帷幄安定滑州、曹州的王防御使之风采,以及那些为了曹州安定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军士。
有这么多人来凑热闹,主要是因为这些日子在长使府到各县、各乡的宣传人员中,基本都是把王洵功绩夸大了,而添油加醋的宣传也是不在少数。
或许在这些普通民众心里,他们更愿意相信能带军打胜仗,保护这一方平安的人,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是一个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将军。
王洵越过牌坊的时候,城门口用来欢迎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就燃放了起来,军士们吹起了号角声,力士则是敲起了激昂的战鼓声,城墙上的军士整肃军容掐腰持戈,城下的军队列阵昂首挺胸,韦庄、罗隐、崔素毅、郑遨等人带着各自的佐官,整理官服衣帽走到了城门口准备迎接行礼。
里边和城门空地上的民众,听着鞭炮声也是有蒙耳朵的,有拼命往前挤向占个好位置观看的,有抬着头直往路上张望,当然没有人敢喊叫和大声说话,只要一旦有声说话,就会惹来人群中维持治安军士和皂衣衙役一顿责骂。
王洵带头走过牌坊后,左侍卫司仪仗军举着帅旗和仪仗军旗的侍卫们马上跟上,随其一起往西城门处前行。。
然后就是王彦章和李延镠带着银枪卫的军队,他们跟在王洵的左侍卫是军士们的身后,其军旗上的标识着曹州军和银枪卫的标识,还有一支单独有军旗的队伍,他们皆是骑马手提长枪,执旗手举着银枪效节的特殊军旗,威风凛凛的跟着王彦章等人的身后。
最后就是钱延迩带着举有曹州旗帜标识有卫城右侍卫的军旗的右侍卫司,这些军士他们在钱延迩的带领下,行在队伍的最后面。
王洵回师带回济阴带的军队就这几支,其余的军队都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返回原先的驻地了,防御使衙门已经让各县自行组织欢迎仪式了。
在道路上维持治安的军队,有几队临时征调的少年营的少年军士,他们看到王彦章银枪效节亲军的执勤手,就是他们以前在少年营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人,那就是整天嚷嚷着要当赵子龙的赵远,他们看着威风凛凛腰挎唐刀手持军旗骑在大马上的赵远,以及在赵远旁边手持长枪骑着白马的彭虎,基本上少年营中每一个人的目光,看向这二人都出现出了羡慕的神情,他们看着走在三军前列,骑于高头大马之上的防御使王洵,那眼神中更都是崇敬,以及隐隐约约还流露出的一丝狂热。
骑马在马上的王洵也是发现了,他这次出征打了大胜仗回来后,军士们看他的目光都满是崇敬,现在就连在路上那些维持治安的少年营和屯垦军的军士,看他的样子同样也是那种神情,甚至可以说还有一些狂热。
“下官恭迎防御使君凯旋而归!”
城门口出的曹州众官员在看到王洵的过了吊桥后,人人整理官服官帽和他们腰间的佩剑、配饰挂玉,然后一起走韦庄、罗隐、崔素毅的带领下,上前来到王洵的战马前,向马上身着鲜明铠甲、腰胯佩剑、头戴兜鍪的王洵躬身拱手齐声迎接道。
唐朝虽然也是儒家,但是文官的礼制与在鹅湖之会后,宋明两朝兴起的朱程理学中所倡导的礼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文官上朝和赴会皆是如同汉朝的官员一般很多时候都会在腰间佩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