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为明真相访集镇 黄明初尝受冷落(1/2)
许杜鹃他们从简陋的汽车站出来时,街上的已经是华灯初上,昏暗的灯光摇曳得人影重叠,更增添的街道的萧条零落。
“秀莲,今天得在县城住宿,明晨再做打算。”离开嚣喧的繁杂的路段后,许杜鹃伸了个懒腰,悠悠地吐了一口气,才向叶姑娘交待了一句。
叶姑娘似乎早有准备,抢先一步,在前头带路朝一旁的骑楼檐下,沿着街道往西面走去。
浦城地处三省交界,是闽浙赣三省物资集散地,向来商业贸易活跃,有“小苏州”之称。因而外地商民在浦城甚多,因图便利,分别按不同省份建立了会馆。“会”是聚会的意思,“馆”则是供宾客居住的房舍。
会馆分为三种:一是官绅试子会馆,也叫科举会馆、试馆,这是最早出现的会馆,产生于明永乐年间。二是工商会馆,这类会馆最早产生于明万历年间。三是移民会馆,明清经济演变的另一特征是人口流动,由移民设置的同乡会馆。
许杜鹃她们要去借宿的正是全浙会馆,因而是择条小巷往西走。
全浙会馆坐落在县城边缘,隔着城墙就是一条十多米宽,唤作马莲河的小溪流。加上传闻日本要从江山打来,浙江来往的客商相比往日少的多,使得会馆里清静了许多。
如果,此时许杜鹃得知有人替她找人顶包,将杀郭仁贵,灭郭大麻子的事往毫不想干的人身上栽,也不知道她会不会睡得这么安心?
“没想到这厮如此固执,非要找程桂方对质不可。这点忙,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尽力帮点忙。”廖康生阴险的笑笑,对县长张承志和王湘曾的说道。
“我想,这会程桂方真的还蒙在鼓里呢,那我们确实应该帮姓黄尽快找到他。”王湘曾明白廖康生的意思,解同一个难题,没思想准备的人总比有准备的人,其难度要高得多。
“都不是什么好鸟。”张承志在心里暗暗却骂道。
世上的事就是那么巧合,当廖康生等人商量如何尽快让黄明找到程桂方之时,在“嘉庆茶楼”的一间密室里,李强、叶南平和红姑三个却在设法延长黄陈二人见面时间。
“红姑,你确定你没听错?”李强焦虑的再次求证,尽管他相信红姑说的绝对不会听错。
“不会。但我总觉得好像黄特派员似乎对程书记有成见。”红姑仍是淡淡的说出自己的疑问。
李强发觉,越是遇到急事,红姑就越是淡然。见她今天又是这副淡然表情时,便觉得想问她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但纪律要求制止了他这一想法。
“什么事这么急?”叶南平一进门就问,显然也是才赶回来的。
“黄特派员要找程书记对质‘残杀无辜’案。”李强回道。
“有人上告到省府,说是杀了个乡间绅士郭仁贵。我相信我们的人是不会滥杀无辜的。”红姑补充了一句。
“郭仁贵?这名字好像在那听到过。”叶南平认真的从脑海里翻寻记忆。
“那可是个乡村恶霸,‘霸田霸地,霸人妻。’五年前那场官司,不是在熊城闹得家知户晓吗?被告就是这个郭仁贵。”红姑的记忆确好,很快就想起这个陈年旧事。
“对,对。难怪名字有点熟。就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的话,还真该杀。”叶南平也记起来了,只不过却不能肯定。
“哪有那么简单。眼前这形势,真的只会添乱。”李强联想到红姑刚才说的话,心里更加焦虑。
“等,等。我都被弄懵了,就算是我们的人杀了郭仁贵,怎和黄特派员扯上了。”叶南平得理清之间的关联因果,便疑惑的问红姑。
“看样子,是由黄特派员来对付程桂方他们的。”红姑按照自己理解,猜测着,接着:“你们的规矩,我不懂。首先要相信自己人,现在要做的就是让程兄弟知道这回事。反正黑的变不成白,假的总不能做成真的吧。”
“好吧,红姑说的有道理。这是上层之间的事,我们还真不好说。想办法通知程书记,争取给他有个缓冲时间来处理。”李强决定采纳红姑的意见。他真的也奇怪,最近以来,无形中已经将红姑当成自己的同志了,尽管他一直提醒自己不该这样。
事态并没按照李强他们的意愿走。毕竟廖康生他们掌握的可用资源多,而且他们原本一直就在监视着程桂方的动向,要让黄明找到程桂方非常简单。当天傍晚,黄明便得到程桂方的行踪。
翌日清晨,黄明谢绝张承志派人护送的好意,带着小董早早的就上了路。
仅从个人的品质来说,黄明确实是优秀的。他出生省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学校里少数几名活跃的学生积极分子,很受他的中文老师的喜爱。在这位老师的帮助引导下,积极投入要求抗日的学生运动,引起了省府主席的关注,年仅十八岁的黄明便成为省城的名人。
对张承志等人的推诿,黄明自有自己的判断。因此,他绕过县政府等方面,直接带着自己的卫队去实地勘探,找案件证据弄清事件的真实面目,以不耻自己这次的使命。
赶到集镇时,已经是误过了午饭用餐时间。从未走过乡间驿道的黄明,几十里的路程,让黄明是累得狼狈不堪。可是又饥又累的黄明,端着大碗扒拉一口看去还可口的米饭,就是咽不下去。尽力坚持许久,最终还是不无尴尬的放下碗筷。黄明出生以来,真没吃过这样粗糙,且还有一股苦涩难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