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夺鼎1617》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夺鼎1617 () >> 第五百零五章 钱串子李守汉(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3481/

第五百零五章 钱串子李守汉(下)(2/3)

品)若干,六科的品级不过七品,各科人数也不尽相同,但六科的权力却非常大。

“封驳”:即是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科抄”。“科参”:即是稽察六部事务,“注销”:注销是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熊汝霖这位户科给事中。顾名思议,掌管的便是与户部开支等事有关。莫要小看他这个七品官,若是倒退些年便是户部尚书和各总督、总理、总统之类的人物见了他也要低声下气的好言攀谈,更不要说那些总兵之类的人物。

熊汝霖的声望,倒不是因为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职务,而是因为他弹劾被称为奸臣的杨嗣昌所起。

“杨嗣昌未罪,卢象升未褒,殊挫忠义气。至为嗣昌画策练饷、驱中原万姓为盗者。原任给事中沈迅也。为嗣昌运筹、以三千人驻襄阳、城破辄走者,监纪主事余爵也。为嗣昌援引、遭襄籓之陷、重赂陈新甲、嫁祸郧抚袁继咸者,今解任侯代之宋一鹤也。皆误国之臣,宜罪。”

听听,从杨嗣昌到宋一鹤炮口所向之处,无不是血肉模糊。

如今这两个人竟然一起跳了出来有话要说,却是令人颇为吃惊。

在朝臣和崇祯、王承恩等人看来,吴昌时属于那种唯利是图之人,只要是有利可图,那就是有奶就是娘。但是此人眼下气焰正盛,却是不可不正视。而熊汝霖此人,则是让大家认为是个颇为迂阔的老夫子。眼里只有圣人之说,不懂得权衡变通之道。

今天这二位一起跳出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陛下,我大明自设立钞关以来,便是为了疏通钞法,以钞纸交税,由商居货不税。由是于京省商贾凑集地市镇店肆门摊税课……悉令纳钞。前后所设十三所钞关,皆隶属于户部,以税收用于支付各处征讨军饷犒赏之用。设置钞关旨在征收船税。临清、杭州两关也兼收货税。由各差御史及户部主事监收。船税以载运商货之船户为征课对象。初期按运送路程之远近和船舶大小长阔不同分等称船料,估料定税。”

作为执掌户部相关文件的审批颁布权力业务的户科给事中。熊汝霖说起钞关的相关典章来如反掌观纹一般,将钞关之事娓娓道来。

“宣德时。设关地区以北运河沿线水路要冲为主,包括漷县关(正统十一年移至河西务)、临清关、济宁关、徐州关、淮安关、扬州关(在今江苏江都县)、上新河关(在今南京)。景泰、成化年间,又在长江、淮水和江南运河沿线设置金沙洲关(在今湖北武昌西南)、九江关、正阳关(在今安徽寿县)、浒墅关(又名苏州关,在今苏州浒关镇)、北新关(在今浙江杭州)。钞关几经裁革,万历六年,尚存河西务、临清、九江、浒墅、淮安、扬州、杭州七关;陛下登基后,又在芜湖设立钞关。”

“如今宁远伯所奏,无非是在天津、登莱两处再设两处钞关,因其主要收取过往进出海船之税银,故而名为海关。但万变不离其宗,如何以往之钞关皆归于户部,如今新设之海关却要归内监所管辖?宁远伯此举,竟有意要将陛下陷一个贪财好货之名的险地!臣,弹劾宁远伯!”

“臣,吴昌时亦有此意!”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皇极殿内立刻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群臣争先恐后的跳出来附和熊汝霖的弹劾之举,有那在殿外的翰林,更是急不可耐的找来笔墨开始在殿外广场上开始草拟弹劾宁远伯的奏疏。

转眼间,宁远伯李守汉便从大英雄大救星变成了过街老鼠,属于人人得而诛之的那种乱臣贼子。

“陛下,臣有话要说!”

一个声音在一片口诛笔伐声中显得极为不和谐。

“臣想请问列位同僚,方才口口声声所说各处钞关,不知各处钞关历年税收额度多少?可曾收缴入库?”

“臣虽不才,却也曾留心过历年来的各种典籍公文存档。成化十六年,各钞关岁收钞两千四百万贯,当银十二万两。嘉靖至万历初,岁收银大体维持在二十三万两左右。神宗显皇帝加意整顿,又有江陵相公所遗留之考成制度,各处钞关税收大幅度上升。至二十五年上升为三十三万五千五百两。天启元年又猛增至五十二万两,是万历二十五年前的两倍。”

“陛下登基之初,江南各处可收缴茶税达六十万两。如今茶税多少?崇祯十年,仅浙江一省茶税就从万历、天启年间地二十万两白银降低到每年十二两白银!十二两!尔等说。这许多的茶税都到了哪里去了?如今各处钞关上每年可以收缴入库税银多少?若是有这六十万两茶税和五十万两钞关船税在,陛下,何惧内地流寇和辽东建奴?”

那声音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听得守汉也是有些心惊肉跳,若是说起很多大明朝的税收,比如说盐税,偷漏流失的很大一部分,便是他大肆向内地批发走私精盐所致。不过。如今站立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又有哪位敢于站出来拍着胸脯说,我和盐税没有关系?

按明代的纲盐制规定,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0个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折盐300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每年盐产量是6亿斤,当时一斤折合现在596克。总量相当于现在的6.72亿斤,而洪武、万历时期的官方统计,

状态提示: 第五百零五章 钱串子李守汉(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