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十年暗恋(1/2)
如此这般的问题,让老师们头疼不已。其他学生都像海绵一样的拼命吸收知识,这个十二岁的孩子,脑子里哪来的这么多奇怪的想法?
吴有道于是成为学校的名人,但是也不是什么好的名声,被称为杠精。不管老师讲什么内容,这个杠精都随时可能提出令人难堪的问题。吴有道提出的这些问题,被老师们认为是抬杠,而不是虚心求教。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吴有道觉得自己冤枉,但是又无处解释。
陶矩校长对吴有道一直比较关注,听到了这些事情后,立刻敏感的察觉到这个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很高,远远超过历届学生,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吴有道摇摇头,说自己也不知道,听到老师的话,脑子里自然的就冒出来这些想法。陶校长连表扬带鼓励,让他坚持自己的做法。
就这样三年下来,吴有道得罪了几乎每一个教过他的老师,连同学也不待见,最后以各科全部优秀的成绩,灰溜溜的从少科大毕业,来到了远离南港的首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不到十六岁的年龄,成为研究院最小的实习技术员。
空间技术研究院,听起来名头挺大,实际上的规模很小,只有几十个人。这与其他研究院所动辄数百人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也难怪,其他的研究单位,都是针对着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研究,是属于实用技术类型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空间技术研究,是以开发宇宙资源为目标的,是一个前瞻性的性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研究,都不一定能够带来一点实际的效益。空间技术研究中真正能够带来效益的,比如卫星发射等,已经被国家专门的部门包揽了。
研究院指派了一名中年副教授牛大力指导这个新来的少年。牛大力瘦削的身材,与他的名字很有违和感。吴有道跟着牛老师,充分表现出好奇宝宝的样子,总是能够找到新鲜的东西不停地提问。一个月下来,这个一向沉静的牛老师被骚扰的实在忍受不住了,就向院里提出换人。院长答复说,一客不烦二主,为国家培养下一代是每个人的职责。让牛老师继续带着吴有道。
牛老师无奈,只有继续忍受少年的轰炸。时间一长,牛老师偶然发现,这个小家伙提出的一些问题,恰恰是自己在研究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比如,吴有道问道,对天体物理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地面大型望远镜,通过地球大气层留给人类探索宇宙两个窗口,光学和射电。如果光学望远镜是显微镜,那么射电望远镜就是ct机,可以获得天体的超精细结构。要看得更远,就要建造更大的望远镜,可是与在浩渺无垠的宇宙相比,地球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星,即使望远镜再大,也有一个限度,这不是就限制了对宇宙的研究吗?
比如国内贵州大窝凼洼地的阿雷西博型天线阵,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个有30个足球场大的巨大“天眼,就已经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了。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有人去细想。吴有道提出来这个问题,引起了牛老师的思考。科学研究,立足于实验室。然而目前对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研究,仅靠观测和理论模拟,无法实现实验室研究。有的对星体特性的研究仅限于推测,有的干脆是由于距离地球太远无法观测;有的则是由于被观测星体演化时间太长,很难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那么,是不是有可能利用现在的高功率密度激光技术手段,模拟类似天体物理条件?如果可以在实验室中深入细致地研究天体物理现象及规律,那将是空间技术研究的一个突破。
在吴有道提问的启发下,牛老师想院里提出了“在实验室中产生了类似黑洞或者其它致密天体周边的物理条件,对发生在黑洞周围的光电离过程以及发出的x光辐射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室研究”这个研究课题。
牛老师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作出预测认为这项成果可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实验室中细致地研究极端条件下各种可能的物理过程,不仅为天文学家们解释观测到的x射线光谱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天体物理研究提供了一个验证平台。
课题的提出和应用前景预测,在院里引起很大轰动。院里专门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国家科技委员会申请立项。国家理科组织了专家院士进行论证,结果是可行。
消息传来,大家纷纷向牛老师祝贺。牛大力在研究院里多年来一只是默默的工作,从来没有这样耀眼过。院长赞扬说,牛交手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有好奇的同事过来打听,为什么牛教授能够想到这个课题,牛教授也是个闷骚,简单回答说:“厚积薄发。”完全没有说出受到吴有道启发的事情。
厚积薄发这个说法其实也对。不过这个厚积薄发并不完全是牛教授专业的积累,更多的是吴有道好奇宝宝一样不断提问的狂轰滥炸。近乎无穷无尽的问题,终于炸出一个课题的灵感,也是不容易了。
不过还是瞒不过院长。院长虽然在公开场合表扬了牛教授,但是私下里还是追问出灵感爆发的原因。于是,吴有道的功劳得到应有的肯定,提前转为正式助教,工资待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补贴是其他人员的双倍。
吴有道的这个待遇变化,使研究院掉了一地的眼球。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