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终得团圆(1/2)
张兰从官渡、白马撤兵前往洛阳,刘备用屁股想都能想清楚这是张兰要来打自己了。
现在他与袁绍打的火热,张兰这一撤兵对自己的压力更是变得很大了,原本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如果再加上张兰两面开花,那自己非得完蛋不可。
于是乎,刘备便问计与司马懿。
司马懿想都没香,直接说到“张兰之所以起兵攻来,无非是为了天子一人尔,如今天子刘协迁都晋阳,这正是给了张兰一个攻打主公的魏王一个借口,不如将天子献与张兰,则此事可平。”
他的话是说张兰只不过借助提刘辩报仇的借口而已,如果现在把刘协扔出去,那张兰就没理由了。
只不过他忽略了两点,第一点,老刘是靠着汉室宗亲这个幌子起家的,如今让他把皇帝都扔出去做挡箭牌,不说他这面大旗没了,就是他本身也拉不下这个脸来,以后还要靠这张脸来招揽名士呢。
第二点呢,他忽略了张兰对董玉、貂蝉还有孩子在心中的重要程度。在他的认知中,一个如此的枭雄,不可能会在乎家眷妻儿,而不顾自己天下的安危。
所以说,他提出的这个建议根本是行不通的。
老刘也果然在听了他的话后连忙摆手,否定了这个计谋。
然后司马懿又说到了“那便只能奏明天子,表张兰为齐王,留其子为质,以此为由限制张兰大军”
刘备想了想后,最后决定了采用司马懿的这个计谋,派人前往晋阳求得诏书,又命关羽派人护送董玉、貂蝉前往洛阳,将其子张思、张念留下为质。
却不想董玉不肯留下孩子独自离去,貂蝉见此便也不愿孤身离去,关羽一想反正都一样,将话带到就行了,便又派人前往洛阳宣旨。
使臣来到洛阳面见张兰,将圣旨交给张兰。
张兰只是坐在洛阳皇宫内的龙椅上听完使臣的宣读,连接都没接,直接派人将使臣关押了起来。
然后又是一封书信传至晋阳。
这封信乃是战书,表明他大汉丞相的身份,言称刘协杀兄夺位,天理不容,如今他张兰替天行道,率领大军八十万前往晋阳,欲取刘协项上人头。
这八十万大军也是如同袁绍一样,完完全全的夸大其词,实际上的人数也就十多万。
不过十多万的人马对于现如今刘备来说却也是个天文数字,他的大部分军队都在广平,并州的兵马虽然也不少,但也需要分出一部分放到乐平,防止袁绍的人马围魏救赵,从常山出兵攻其后方。
刘备实在没想到张兰这么快就撕破脸皮跟自己开战,就连他的谋士司马懿也是一样。
现在袁术虽然吃了亏,但也已经知道了张兰的目的不在于自己,他又在与刘表作战,思前想后,他最终决定吃个哑巴亏,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先浑水摸鱼多吃一口刘表这块大蛋糕再说。
战书发出后,张兰便留马超留守洛阳,命赵云为先锋,亲领大军朝河内进发。
赵云先锋人马到达河内,河内守将已被其部将萧达所杀。
萧达乃是赵云‘部将’萧逸的同族兄弟,萧达原本就有意投靠张兰,却一直没有机会,而如今自己的同胞兄弟的妹夫是先锋官,便正好合了他的意,与跟自己关系好的几名将军联合起来把守将给杀了,献城投降。
现在的萧逸已经是赵云的大舅子了,这也归功于萧逸,萧逸那死皮烂脸的精神,终于是让赵云吃不消,而且萧梦原本就对赵云有好感,赵云也对萧梦也感觉还不错。
萧逸跟随了张兰,在萧家的话语权也大了许多,将这件事与父亲商议后,双方一拍即合,为两人完成了婚礼,只不过这件事情是在张兰遇刺后一段时间以后了。
言归正传
张兰大军进入河内后,刘备的使者又来了,这次是孙乾。
孙乾见到张兰后表明了来意,主要的目的是来求和的,更是说袁绍势大,唇亡齿寒。而且话语中还多有责备张兰不守承诺,攻其后方。
其实人真的很奇怪,再距离很远的时候,就不会有什么心思,而就差一点点的时候,反倒是野心会极度的膨胀,想要补上这一点点。
张兰也是毫不客气的说到,我老婆孩子都在你家老刘手里,这让我日思夜思寝食难安啊,你要是把我老婆孩子送回来,那我就不打你了,要是你再将刘协给我送过来,那我还帮着你打袁绍。
孙乾有些为难了,在他临走之前,刘备给他交过低,刘协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是打袁绍这个事情还是要办的。
孙乾先是答应了送回张兰的妻小来,然后还言称将魏郡以南分与张兰。
张兰哈哈大笑,以调戏的语气说“刘玄德这个魏王却无魏地,名不副实尔”
孙乾气愤不平,却也只能忍气吞声,最终达成协议。
孙乾完成使命返回晋阳,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关羽,关羽考虑了一下还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刘备。
刘备没有考虑的就同意了,因为现在太着急了,再不同意就不是魏郡的事儿了,而是自己被打回原形。
谈判后的一个多月,董玉、貂蝉、张思、张念被送到了河内。
董玉、貂蝉二女见到张兰皆是喜极而泣,对张兰大诉衷肠,张兰也是忍不住的留下眼泪,将董玉、貂蝉二女搂与怀中。
片刻后,董玉率先反应过来,她擦了擦眼泪,然后对着张思、张念招了招手,两个孩子跑了过来,躲在董玉、貂蝉二女的背后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