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末世星球——飞扬三部曲之未来篇》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末世星球——飞扬三部曲之未来篇 () >> 第一十五章、幸存者、设备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40392/

第一十五章、幸存者、设备(1/2)

我带上地图,拿上通用卡,检查完大厅,往二楼上搜索前进。

二楼上有食堂,也有“能源室”,都是我要去的地方。

我轻手轻脚的打开二楼消防门,突然听到爪子划门的声音,探头一看,发现四个丧尸围在一个门口。

我立刻进门,瞄准射击,上弦再射,第三个丧尸扑倒在离我不到十米的地方,这是个危险距离。我投出飞刀,穿透了第四个丧尸的右眼。上前补刀,收回箭和飞刀。

我突然听到被围的门里传来一声猫类的叫声。连忙拔刀,持盾。

我轻轻用刀敲了三下门。猫的叫声忽然被什么捂住了。我轻声说:

“有人吗?外面安全了”

门打开了一条小缝,我能看到门口堵着东西,门把手上缠着铁链。

一个女孩站的远远的露出了脸,警惕的望着我。我用柔和的语气和她打招呼,说明自己是什么人,过来干什么。

她慢慢的走过来问,外面的丧尸是否都消灭了,渐渐的相信了我,才打开门让我进去。

我帮她锁好门,堵上东西才问她,是否见过我的战友,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女孩叫袁静,是研究所的设计员。

她告诉我,不久前防御体系突然出了问题,停水停电。

护卫队掩护工作人员紧急撤离,她和几个工作人员被困在电梯里,等她们从电梯顶上的逃生通道进到二楼,就被病原体困在了餐厅。

一名护卫队员引走了病原体,以后再也没回来。

上个星期是有人来过,但是要去执行危险任务,后来屋里的几个人商量决定,组队跟着出去,也没有回来。

好在餐厅里有些粮食和水,她决定留在这里。和姐姐,还有一只流浪猫被困在这里已经有了很多天了。

我问另一个女孩的情况,她说去楼上查看了,一会儿就会回来。刚才她的猫碰倒了一个锅,声音引来了丧尸。

我问了一下能量转换器和合成器的情况。

她想了一下说,要想单人使用,最好的应该是米罗正在验证的那种,星球住户型的转换器。

她通过地图,帮我确认了七楼的位置。并且告诉我说,本来中心的人就不多,护卫队送走了一批人,上周又走了几个,所以楼上的病原体应该不多,

她同伴几次探查都没遇上几个。

正说着,她的姐姐袁文从窗口回来了。原来,袁文返回时发现丧尸聚集,就退回三楼,从楼上下来了。看到我,袁文很高兴,她以前见过我。

我问了情况,她告诉我合成器就是她们在研制的,可以和我一起去九楼。

我问她的打算,袁文告诉我,现在中心病原体很少,我消灭了的那几个是她以前引下来的。原打算哪天想办法引到一楼,再封锁楼道的。

虽然粮和水有限,但够她们坚持一阵子了。其它地方情况不明,她们战斗力有限,原来的同伴不熟,所以不想去其它地方冒险。

就比如那只流浪猫,她们也知道危险,可是猫能舒缓她们的紧张情绪,末世星球上,死亡已经是必然归宿了,她们只想在一起。

末世星球上每个人都会选择生存方式,我不会强求。

不过,我还是告诉了女孩们星球的变化。以前她们可以选择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我们救援或重新克隆。现在恐怕不行了。

我让她们慢慢商量,自己出门,帮她们把门口的尸体运到一楼,我拎回自行车上装食品的包,顺道找东西堵住了正门。

上楼来,我把食物袋给她们。说:

“我一会儿去搜索设备,顺便帮你们再清理一下丧尸。这里虽然并不坚固,但暂时丧尸不多。这些食物能帮你们多撑几天。我去做的事情太危险,但是如果遇上护卫队同伴,会告知你们的位置。争取救援。”

袁文、袁静姐妹带上武器和我一起上楼,我逐层搜索,果然一直没有发现需要清理的对象,这里比较安全。

我已经知道7号正在召集全球的病原体,怎么这里会这么少?挺奇怪的。

这样也好,我可以放心让她们留在这里。准备完毕之后,我要再次去总控室,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

袁静先带我到了七楼,米罗副总工程师验证室。

袁静说她做过米罗的助手,知道米罗原来的理念是,家庭绿色环保能源概念。

因为核能电池最大的问题是,残留的核污染无法消除。所以米罗的希望每个家庭,通过新能源搜集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他参考了高能粒子的毁伤原理,进行反向运用。

人类传统的能量发生方式是用高能物质促使核裂变或聚变材料发生裂、聚变反应,从而提供能量。

能量电池就相当于一颗微缩氢弹,中心是颗小型原子弹,用高能粒子轰击小原子弹产生核裂变,再用产生的能量和粒子激发核聚变。因为粒子强度可以调节,所以能量输出可以控制。

但是在目前星球内,高能粒子风暴的持续轰击的下,能量电池不受控制的爆发,同时各种电器、电路也在粒子作用下,产生巨大能量,破坏了设备。

米罗工程师的设计反其道而行之,人为制造复杂电路,在粒子流作用下持续产生巨大能量,然后通过存储材料和简单的激发回路,就制成了现在的能量采集转发器。

他们先在中心建造了一个大型验证器,成功为中心提供了照明、给水等基本用电。

接着把验证器微型化,也

状态提示: 第一十五章、幸存者、设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