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到山间剑客啸(1/2)
小舟一进入天门山,舟子就感觉和以往的情况都不一样了,这一次,他完全不敢探出舱外。
外界的水浪如此浩大,希望通过人力来掌控小船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此迅猛湍急的浪头,任谁也无法拯救这条小船。舟子只能寄希望于老天,希望上天保佑,同时也拜江中的鬼神,希望江下的水鬼们能放过这条小船,让他活着走出剑门山。
“水神河伯,您老息息怒,息怒,求求您老人家,大发慈悲,放我们一马,老汉回家之后,一定准备上好的牛肉好酒,投到江中来孝敬您老人家,只求求您放过我们这次,求求您求求您”
舟子跪在船舱中,面朝船尾祈拜着,口中不住喃喃自语。
他不知道的是,庇佑他这条船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刻站在船头,稳如磐石的青年。
李一白立在船头,感受着天地之间的壮丽飞流,心潮澎湃。
这便是他所热爱的大自然!
小舟动摇西摆,上巅下簸,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撞石而毁,舟人俱亡。
可他立在那里,就如同一块镇山石,稳稳压住了险象环生的船头。
他从一开始,就不会让小舟撞毁,因为他是李一白。
十五成剑术,二十动天下。
被誉为三百年来最有可能成就剑仙的绝世天才。
这些,就够了。
他此次离乡去国,便是要游览天下大好风光。
而剑门山的江水,不愧为一绝!
站在船头上,感受着脚下起伏动荡的浩浩江水,迎接着江面飞溅而起的白浪,他无比畅快。尽管全身的衣衫都被飞流打湿了,从头到脚也如同落汤鸡般,但他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愈加欢快!
急湍若箭!猛浪若奔!他高声叫喊道。
望着眼前滔滔白浪,如虎狼汹涌而来,他突然灵犀一动,心间恍然有所感,于是连忙取下背上的李枝,凭空虚点。
若是此时有境界高深的剑客在此,便会知道李一白正在做什么。
没错!正是自创剑诀。
观造化自然而成剑诀,古来宗师剑客莫不如此,于天地自然中得道,将自身与剑道中的感悟化入其间,从而悟出一套新的剑诀,这种事情并不罕见。
罕见的是他的年纪。
李一白今年恰好二十。
要知道,历代习剑之人,往往二十之龄剑术还未小成,自身剑诀还未修炼成熟,又谈何自创?
在历史上,但凡能自创剑诀之人,莫不是已到知天命之年,他们大多是一派宗主或高手名宿。都是在修习了多年剑术,博采众长之后才能推陈出新,加之自身对剑道一途的感悟,偶窥造化之意,才能开创一门新的剑诀。
更有许多人,即使自身剑术已臻至化境,但由于种种原因,穷极一生也未能开创一门属于自己的剑诀,这便是剑道一途的残酷了。
而且,剑道如同行路,前人走过的路,后人就不能再重复了,比如有人以落雪为意,参悟了一套落雪剑法,那么后人想要再根据落雪来创剑诀,便是难上加难,只能另辟蹊径。所以越到后来,要开创一门新的剑法便是越难。
要知道,现今世间已存的剑诀大大小小有数万余本,若是加之遗失了的,说不定有十余万。在如此庞大的剑道天地中,想要不落前人窠臼地开创一门新剑法,无异于沧海拾珠。更何况如李一白般,年纪轻轻便能观水浪而悟剑诀。
而且,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自创剑诀。
十六岁那年,以一招自创的《剑开青莲》击败为祸一方的大妖,顿时名动汉南。
之后,他便知道了自己在剑道上的天赋有多么惊人,也便是那时他立志要成就三百年来之剑仙。
他十六岁时所创的《剑开青莲》也许还并不完美,也许还有值得琢磨圆融的地方。但随着他剑术的精进,同样会对剑诀做修正,等到剑术大成之后,这招《剑开青莲》也便臻至圆融之境了。
若是说他十六岁那年的《剑开青莲》如同一块尚含杂质的璞玉的话,那么经过无数次的雕琢后,他自信将它将耀眼于剑道天地。
而今日,仅仅四年之后,又是一招新的剑诀即将出世?
李一白如礁石一般稳立在船头,面对浩荡浪水丝毫不为所动,手持李枝在白浪间挑掠挥砍。
若是此时有剑客在一旁观摩,便会见到他每一次的出招都隐隐契合了水浪的势头,随白浪或起或伏,或疾或缓,没有丝毫的差错。
李枝上的白花在浪风中瑟瑟震抖,不时有浪头朝着李枝打来,那娇柔的白花仿佛随时被蹭一下,都会湮没在滚滚江水中。
可每一次这种危急情况出现的时候,总能见到持着李枝的手如同有魔力一般,妙到毫巅地将李枝轻折势头,随水浪之势同沉同起,不会被任何一滴水花所蹭到。
李一白的动作似乎是在船头舞剑一般,浩浩江水,滔滔白浪间,剑法跟随着浪花起舞。
最开始的时候,他的剑势是跟着水浪而动,看起来是亦步亦趋地模仿水浪。可渐渐地,他的李枝已经能够与水浪保持相同的趋势,看起来如同发同至。再到最后,李枝剑势已经在水浪之前。李一白的每一次出招,都算准了浪花的势头,起在了水浪之前,此时看上去便如同是李一白的李枝剑在带动着水浪奔涌一般。
于此,李一白长啸一声,收李枝入背。
“此剑诀名为《浪来》!”
这时江流稍稍转向,眼见得山壁处突出一块尖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