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田园乐》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重生田园乐 () >> 67.记恨之心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43832/

67.记恨之心(2/3)

过这侍卫却不明白,朝中真正想要这位寇大人性命的人却不只是那个奸妄,隐在幕后之人才是让自家小主人和这位前首相寇大人真正忌讳之人。

那奸妄小人便是倒台了,没有那幕后之人的允许,当今的小皇帝只怕也不能下旨招回寇大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寇大人其实已经心知肚明自己今生想要回京只怕是不可能了。

而他家小主人之所以会如此神伤,只怕也是早已料到了即便此番能救下寇大人的性命,却最终也救不了寇大人的悲剧命运。

道州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但远在郓州,却正在发生令人悲愤的事情。

“请问天使大人,为何不让家父进食,他已经两日夜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了。”李大郎愤怒的看着宣旨使者。

自从李大人自尽被救醒之后,李大郎一念之差,让那使者与李大人同处一室,便为他父亲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那使者并不阻止他为父亲延医请药,却拦着不让喂食喂药,不阻止亲朋好友探望,却当着来人的面一一记下姓名,使得所有来探望的人心下都忐忑不安,根本就不敢为李大人出头。

李大郎愤怒的与他理论,但面对他的确是那把从京里带来的长剑,和使者面无表情的脸。李家眼看已经要失势,李大郎此时虽已经是举人功名,但却还未参加会试,自然没有被使者看在眼中。

此时已经混进来隐藏在宾客之中的侍卫心中也暗暗焦急,却没有什么办法。他上回帮着救下李大人,李大郎对他感激有加,问了他的姓名之后,却在他还未来的及把实情相告时,便匆匆去为李大人延医请药了。

此后又因为李大人进药和进食之事,与那使者僵持,这两日也不曾与李大郎见面深谈。

“本官职责所在,李大人未接诏便自尽,本官已经没有责李大人藐视皇命之罪已经是网开一面,如今只等李大人接了诏书,本官自然就不会再管李大人是否进食之事了。”

“你……我父两日未进食,也不曾用药,身体虚弱,如何还能起身接旨,大人简直是强人所难……”李大郎心中虽恨,但却又不敢奋起反抗,只能继续理论。

可那使者带着府衙派来的几位侍从守着书房,李大人虽然已经醒来,还是说不出话,又已经饿了整整两日夜,此时早就已经奄奄一息。

要是看到重复前面的章节,请稍等一小时,系统就会刷新正确章节

那使者见寇大人丝毫不见慌张,心中暗暗疑惑,却也暂时拿他没办法。但让他就这样把贬官制拿出来,又有些不甘心。

干脆上下打量了一番身着常服满身酒气的寇大人说道,“本官受皇命前来送诏书,寇大人难道就准备这样迎接圣命不成?”

寇大人哈哈一笑,“本官匆匆被任为这道州司马,一身官服还来不及做,望天使海涵。”

那使者冷哼一声,“本官手持圣命,寇大人如此衣冠不整,莫非是藐视皇命不成,今日且罢了,还请寇大人准备好了再来接诏。”

说吧,那使者又重重的哼了一声,挥袖转身扬长而去,那把从包袱重半露出来的长剑再次跟着他招摇的进了驿馆。

寇大人深深的看了使者的背影一眼,却没有上前追赶,反而转身又对着厅中的众人哈哈一笑道,“既然今日天使不准备宣读诏书,那便无事了,适才打扰了诸位的雅兴,不如接着再继续,今日本官陪诸位不醉不归如何!”

厅中宾客见眼前这位前首相,面对明显是京城送来的赐死诏书还能言笑晏晏的,仿佛那不过是无关紧要之事一般,心中便都更加钦佩了,不由的都开口应和起寇大人来。

而那使者一气转回了驿馆中后,却不知道他的所为并没有如他所想的引气寇大人的恐慌,寇大人在见了他之后依旧如往常一般豪放不羁的与众友人饮酒放歌,仿佛那使者从未出现过一般。

那使者在驿馆之中等了两日,虽然也有些许想要巴结他的本地下属官员,日日到驿馆里报到招待他,但他的心里却越来越着急。

从京城出来时,京中的首相大人为何要在他的行礼中加了那把长剑的原因,他自然心知肚明。而这位丁首相与前首相寇大人之间的恩怨他更是早有耳闻,这一次他也是卯足了劲想要完成这件事,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到底这寇大人是曾经执掌过全国朝政之人,想当年他能逼迫作为皇帝的先皇亲征抗敌,自然不是无胆鼠辈,又怎么会当真顾忌他一个小小的宣旨钦差。

也或许是这位寇大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此才不把这赐死诏书放在心上,才能毫不顾忌的继续饮酒作乐。

那使者再等了几日都不见寇大人主动前来迎旨之后,便也知道自己可能是拿捏不住这位前首相了,但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宣旨钦差,自然不能毫无止境的继续等下去,京中还等着他回去复命呢。

于是在双方僵持了几日之后,使者终于忍耐不住,着人暗示寇大人,难道不懂得朝廷的旨意不成,如此僵持有何意思。

“朝廷即是要赐死寇某,那就请天使拿了旨意来让我看!”谁知寇大人却不接这个梗,依旧当着众位好友的面便派人去传话道。

要知道当今朝廷士大夫的地位是很高的,刑不上士大夫便是这个朝代独有的标志。说的便是这个朝廷的读书人一旦有了功名,那么便不能随随便便的上刑,即便是犯了罪的,也不是轻易就能让你服罪,多半都是夺了

状态提示: 67.记恨之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