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紫气氤氲润神州之屈水江畔笑声稠》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紫气氤氲润神州之屈水江畔笑声稠 () >> 第17章 黄阿姨家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45790/

第17章 黄阿姨家(2/3)

的地址,找到了陆总的家。鼓足勇气,正要敲门,房门打开,里面走出一人,周端阳一看认识,连忙喊道:“黄阿姨好!这里是陆总家么?”

黄琴怡望了一阵,这才诧异道:“哦,你是周端阳,老陆还没回,你进屋等一会吧。”

原来这位黄琴怡是c城晚报的主编。几个月前c市晚报开展了关于孝心大讨论活动,有几个中学生联名发表文章指出:所谓的孝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糟粕,是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很多学生就因为在这种精神枷锁束缚下,最后走上了自杀之路,文章中举了不少例子,某某学校的某某学生,就是因为考试成绩没有达到第一名,感到愧对父母最后服毒自杀了,从而得出结论:孝虽然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过去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留下的只有颓废和消极,只能退出历史舞台了。

周端阳看到这篇文章后,心情十分激动,他认为儿女对父母尽孝心,是做儿女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怎么变成了封建社会的糟粕呢。一时气愤之下,就产生了一吐为快地冲动,于是在激情的促使下,双手在键盘上急速地跳动,滚滚思绪有如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泻千里,他讲了一个母亲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硬着心肠对待女儿,不仅使女儿拥有了自理能力,还让女儿怨她、恨她,及至这位母亲过世后,女儿很轻易地从悲痛中走出来,又能很好地与后母相处,后来这位女儿考上了大学,就在为学费犯愁之际,父亲拿出了一个信封,里面有母亲的一封信,还有一万元钱,读了这封信女儿才懂得了母亲的苦心,来到母亲的坟前放声大哭,只可惜无论女儿如何悲痛也无法向母亲一尽孝心了。

走笔至此,周端阳感到意犹未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已是泪流满面,他用伤痛的心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为了叙述的方便,他将故事的主人公取名叫阳舟,阳舟的父母深爱着阳舟,真心希望阳舟将来能考上大学,阳舟为了报答父母的爱,学习非常刻苦,可是当阳舟考上重点中学时,母亲已病故,父亲肩负父母亲的双重责任,也要让阳舟考上大学,后来阳舟考上了重点大学,父亲却因劳累过度患了脑溢血,昏迷不醒,必须动开颅手术。为了拯救父亲筹措医疗费,阳舟忍痛将上大学的名额卖了,给父亲动了手术,可父亲清醒后,得知儿子为救自己,放弃了上大学,情绪激动,致使病情复发而过世。

周端阳动情地写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不求任何回报的,也许有些父母在表达爱的形式下,有些偏激、过分而存在瑕疵,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决父母爱的伟大,就像不能因太阳有黑子而否定太阳的光辉一样。

孝就是孝敬父母,为人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就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百善孝为先”。而且,行孝当及时,不然就会像那位女儿和阳舟一样,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遗憾。

走笔至此,周端阳在文章中深情地呐喊道:孝是维系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为什么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已在地球上消失,唯有我们中华民族仍能够生生不息,历久不衰呢,正是孝所产生神奇作用。正因为如此,孝不仅不会过时,而是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将赋予孝新的内涵,使孝更完美,只要人类社会延续下去,孝是永恒不变的。

周端阳在激情的驱使下,十指急点,文思泉涌,三千余字的文章一气呵成,写完之后,低头微微沉思一阵,写了个标题:《孝的永恒》。落笔之后,他甚至连检查一遍也等不得,就将文章投递到报纸上指定的电子邮箱,心情这才渐渐平静。过后也将此事忘了。

没想到几天后,周端阳接到c城晚报主编的电话,让他去晚报一趟,接待他的正是这位黄主编,不知为什么,见到这位黄琴怡主编,就好像见到了母亲,顿生久违地亲近感,于是他将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切身体验,详详细细尽情倾诉,黄主编不仅被他的文章打动,更被他的身世感动。于是他那篇《孝的永恒》作为孝心大讨论的压轴篇被刊登出来,而他也认识了这位黄阿姨。

周端阳双手接过黄阿姨递过来的茶,坐了下来,一见黄阿姨围着围裙,知道正忙着准备晚餐,连忙站起来说:“黄阿姨有什么事我能做的么?”

“不用,不用,坐着休息一下吧,一天在工地干活挺累的。”黄琴怡十分体贴地说。

“黄阿姨我帮你炒菜吧,我的厨艺还可以呢。”周端阳自告奋勇。

“你会炒菜?!”黄琴怡用赞赏的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眼说:“下次来阿姨就要尝尝你的手艺了。”

“妈,你帮我看看这道题怎么做?”女儿陆梅拿着一张试卷走了出来。

“这大的孩子了,也不长眼,你没看妈妈正忙着吗?”黄琴怡爱怜地责备道。

“不嘛,快帮我看看,我今天还有几张卷子要做,做不完你得负责哟。”陆梅威胁道。

“这孩子,就要考大学了,还这么不懂事。”正要擦手,看见坐在客厅的周端阳,于是喊道:“端阳帮你陆梅妹妹讲解一下试卷。”又对女儿说:“去,让端阳哥哥帮你看看。”

陆梅朝周端阳瞥一眼,用轻蔑的语气

状态提示: 第17章 黄阿姨家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