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临危受命(1/2)
1856年三月底,石达开大军攻打南昌。省城绅民震动,夺门而逃者甚众。一连数日,太平军炮火猛烈,火箭枪子如雨,攻势浩大。接替陈启迈的江西巡抚文俊慌得六神无主,只能眼巴巴地指望曾国藩守住省城了。
曾国藩一面下令死守城池,动员全城青壮百姓上城战斗;一面到处调兵来援,甚至做好了自杀的准备。李旭也是连续数日督战城头,他的亲兵哨成了救火队,哪里情况紧急就冲到哪里,一连数日人不卸甲枕戈待旦,李旭和手下丁勇都是满脸胡茬,脸色憔悴。不料太平军连攻几天后,四月初忽然拔营退兵了,省城官员百姓无不长出了一口气。
李旭有点奇怪,石达开眼看着就要打下南昌城了,怎么突然又退兵了?陈长风很快报告九江传来的消息,杨秀清令石达开率部回师天京攻打江南大营。李旭冷笑一声,太平天国错失了唯一一次消灭湘勇的机会!
太平军虽然没有攻打南昌了,但是江西的局面依然没有转危为安,相反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赣省各地的会党暴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各地尚在朝廷手中的府县穷于应付,粮赋税收几乎停顿。江西巡抚文俊手头的绿营早就被石达开打得稀烂,只能求助曾国藩。
但是曾国藩也是一筹莫展,算了一下手中的兵马,除了南昌城里的残兵败将,只有李元渡的三千兵马和彭玉麟的一千多水师丁勇。而江西境内的太平军起码还有六七万人马,而且接替石达开负责指挥的是北王韦昌辉,也是一个狠角色。曾国藩叹了一口气,召集幕僚们开会商讨对策。
曾国藩讲了当前的形势,也说了李旭提出的办法,然后问大伙儿有什么建议。赵烈文问李旭想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新式军队?
“哦,学生曾在海外漂泊三年,每见洋人军队往往以少胜多,觉得奇怪,故留心考察了一下,发现洋人军队与八旗、绿营和湘勇都有所不同。”李旭当然不会告诉众人他要以后世了解的军队为模板来建立一支近现代化的军队,只能假托洋人军队的名义来蒙人。
李旭扫了一眼在座的各位,接着说道:“学生以为在目前局面下,长毛人多而我军人少,常常以少对多,和洋人军队遇到的情况颇为相似---故此想试试按照洋人军队的办法来组建操练新军,看看结果如何。”
刘蓉点头说道:“试试洋人的法子来建一支新军,如果能成自然是好事。即使不成也无关大局,我看可以一试。”
王闿运有点疑惑地问道:“续之不用大营提供粮饷,打算如何维持军队呢?而且准备募兵多少?”
李旭笑道:“所谓新军既是要试试新的路子。学生想维持军队除了厘金外,还准备实行军屯,取消兵饷改用供给制,所有缴获三七开,严格军纪等---学生相信这些办法会有效果。至于初次募兵人数,暂定新军满编员额千余人吧。”
众人听了,一时纷纷议论。李旭说的办法有些他们懂,比如军屯。但是有些他们就不明白了,比如供给制。
曾国藩摆摆手,众人渐渐停止了议论,一起等待他的决定。曾国藩威严地咳嗽一声,宣布李旭为新军营官,新建的营号就叫旭字营。李旭心中一阵激动,忙起身领命。
曾国藩望着李旭,语重心长道:“续之,你将要独自领军,兹事体大,千万不可大意---老夫望你好自为之!”
“学生明白,一定牢记恩师教诲,不敢辜负恩师厚望!”李旭深深一拜。
李旭走出水观音亭的大门,来到百花洲畔,但见湖水波光潋滟,倒映蓝天白云。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穿越来到晚清年代已经三年多了,终于可以独自领军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许意味着历史的转折!
一连十几天,李旭都在忙着新军的筹备建立。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完全参照近现代化军队的模式来打造旭字营,从部队编制、训练、条例到领导、指挥、管理全部采用近现代化军队的做法。那些什、棚、哨等旧名称也全部改用班、排、连等新名称---李旭总觉得那些旧名称别扭,听上去就农民。至于这些新的名称、做法能不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李旭觉得问题不大,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不习惯也得习惯!
李旭规划旭字营编制,目前以连为基本战术单位。考虑到装备情况,仍然以刀牌队、长矛队、火枪队等为基础扩编。李旭决定将抬枪队改称炮兵连,因为曾国藩答应给旭字营配备劈山炮五门。虽然这劈山炮在李旭看来威力实在不怎么样,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另外军法队改称宪兵连,李旭觉得部队扩大了,作战要求也多了,军法队光严格军纪还不够,还必须增加新的要求。对于湘勇各营的长夫编制,李旭决定全部改编为军人,后勤队改称后勤连,配发武器,使之成为武装辎重运输部队。
旭字营的战斗部队基本编制确定,下辖火枪连三个、刀牌连一个、长矛连二个、炮兵连一个、后勤连一个、侦查连一个、宪兵连一个。具体人数为十人一班。三班一排,加正副排长,全排满编三十二人。三排一连,加连部四人刚好满编一百人。连部的组成,除了正副连长和军法官外,配备一名传令勤务兵。
关于装备编制,刀牌连、长矛连、火枪连各连装备基本不变。炮兵连是技术性兵种,编有一百多斤重的劈山炮五门,抬枪三十支。侦查连专业性较强,李旭原打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