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 >> 12.决战前夜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59138/

12.决战前夜(1/3)

在前秦忙着灭前燕,收前凉,平代国,远征西域的时候,东晋一刻也没闲着。面对强大的前秦,虽然再也不敢出师北伐了,但是东晋朝廷上上下下都明白,一旦前秦统一北方各地,届时必然会挥师南向,大战不可避免,事关生死存亡。

376年正月,年仅十四岁的小皇帝司马昌明亲政,任命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东晋开启了由谢安当政的时代。

虽然不是那场战争的直接指挥者,但是,我认为,谢安的当政是东晋赢得那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有名臣当国,然后才有后来的一切,包括某些貌似偶然的必然事件和因素。

和王猛相比,谢安是没有战胜攻取的武功的,但是在治国方面,同样堪称出类拔萃,毫不逊色。当政期间,谢安选拔了徐邈、范宁、谢玄、桓伊等一大批文武贤才。同时以节俭治国为方针,改革赋税制度,降低官员俸禄,裁撤冗员,杜绝虚耗用度,停止一切非军国要事的差役和费用。这些措施减轻了人民负担,使东晋从桓温北伐失败的阴影中走出,国力开始增强,为后来的那场决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缓和国内门阀大族矛盾上,谢安任命桓冲为荆州刺史,桓嗣(桓温子)为江州刺史,以王蕴(皇后父亲)为徐州刺史,谢玄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长江中下游的方镇大权分别由桓、谢、王三大家族掌握,东晋各大族互相妥协让步,利益关系得以协调,桓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得以缓和,朝廷与方镇之间,上下团结和睦。

强大的国力,上下团结一心,正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幸甚,在前秦南征之前,东晋完成了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战争准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正是在谢安的主导下顺利实现。

当然,军事上的准备也同样重要。当时,为抵御前秦的巨大威胁,在谢安的举荐和命令下,负责江北战事的谢玄组建了一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队——北府军。

[北府军]

北府军,又称北府兵,东晋时由谢玄主持创建,军队主体为北方流民,因谢玄镇守地京口又称为北府,其军因而得名,是东晋抵抗北方胡族入侵的中坚力量。初始时由谢氏家族掌控,后来随着政局发展,其军队领导人几度易主,最终成为南朝军队主力。北府军成军期间,名将辈出,战功卓著,其军队统帅传到刘裕手中时,开多兵种协同作战之先河,北府军战斗力达到巅峰,号称中国古代最强之军队。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北府军的强大,同样由多种因素促成。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军队主体为北方流民,除了一路难逃的幸存者外,还包括残存的乞活军和北方义军。这些人是在五胡乱华的背景下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和北方胡人有着血海深仇,敢于拼杀,骁勇顽强,是北方汉人仅存的精髓。

亲眼见识过亲人和朋友如何被杀死,自然知道该如何拿起刀来拼命。

其二,谢玄在组建“北府军”时,并不是单纯招募流民然后自己训练,而是通过招募流民军首领整合成军,军队凝聚力大,军官掌控能力强,临阵指挥经验丰富。

大浪淘沙之后,依然能够带领一帮兄弟在快马弯刀的胡人铁骑下活命,自然有其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可以说,北府军是北方汉人精髓中的精髓。

其三,拥有优秀的统帅,除组建者谢玄外,在其后来的历史中,北府军先后有刘牢之、刘裕、王镇恶、檀道济等名将出现,尤其是在刘裕统帅时期,北府军战力达到巅峰,创造了步兵打败骑兵的神话。王夫之有言:“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

其四,特殊的时代背景影响,外族入侵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肆意践踏、屠杀使汉人感觉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当时,北方汉人要么加入义军杀死胡人,要么独自逃跑然后被胡人杀死,别无选择。所以他们只能团结以求生,共同抵御胡人的屠戮。这就养成了这只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强悍的性格和习气,战斗力自然不差。

总之,北府军是一支由凶悍的士兵(久经战场淘汰后的精髓),优秀的将领(义军统帅中的精英分子),杰出的统帅(刘裕等人),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予的团结和勇气,共同组建而成的军队。

像羔羊一样等待屠戮还是拿起武器杀出一条血路?

他们是已经做出了选择的人们,民族的危难赋予了它必须强大的使命。

前秦所要面对的,原来是这样的东晋。

不过苻坚并不得知,在顺利消灭前凉和代国所带来的喜悦中,苻坚认为,大军所至,东南必当授首。

其实这是无解的战事,在中国,任何一个已然平定了北方的政权,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异族,都必然会挥戈南向,以求一统天下,只是胜负难料,成败不同罢了。

这是秦始皇注入我们血管中的血液,也是他永久的丰碑。影响之巨大,今日尚存。

378年二月,为夺取东晋北部战略要地襄阳,打通南下通道,苻坚正式向东晋用兵。

前秦大军兵分四路,一路是征南大将军苻丕,统步骑七万,出武关(今陕西商县西南),直趋襄阳;一路是京兆尹慕容垂及扬武将军姚苌,率军五万,取南阳(今河南南阳),经南乡(今湖北丹江口东南),再下襄阳;一路由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

状态提示: 12.决战前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