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五五章 相声的事业 连锁的明天(2/3)
几分钟,这个相声还没说完,崔宁的电话又响了,是东山省的姬传孔,说最近要来龙都。崔宁简单说了几句,把电话挂了,郭大纲上台,半开玩笑的又说了两句:
“这位观众,你不能再接电话了,否则要加钱了”。
邢老先生继续表演,然后两个小时左右,真的只有崔宁一个观众,郭大纲也和老先生表演了一段半传统的节目,功底深厚,字正腔圆,不过砸挂间尽是心酸与不得志,让崔宁感觉到了一个英雄壮志难酬的感慨。
崔宁甚至想着,要不要真的挖掘一些传统文化,投入一些资金,来支持国学或者一些工匠,但是这件事情过于琐碎,而且崔宁也一向认为适者生存,有些没落的东西自有它没落的道理,不必强求。
眼前看五点时间就到了,崔宁赶紧离开了园子,一个人听了两个小时的相声,也算是开怀一笑释放压力,崔宁感觉到相声存在的意义,其实就是让人笑,至于所谓的教育意义和讽刺意义,那是老师或者专家的事情,作为相声演员,如何使人快乐,这是关键。
就像是自己做品牌咨询公司一样,重要的作用是让消费者对品牌感兴趣,或者有记忆度,至于销售,那是企业销售部门的事情,不是崔宁一个人的作用。
崔宁想着,有机会和郭大纲认识一下,交个朋友,不过今天又是不巧,他们在舞台上,一个观众,就收了十块钱,十几个人要吃要喝,这个龙都相声大会,也是一个不容易的团体。
崔宁本来想给留下几百块钱,想着这样终究不妥,毕竟对方是卖艺为生,有机会还是让员工来听听相声,毕竟公司有几百名员工,陆陆续续来几百个,这才算是对他们团体的鼓励。
崔宁在五点前离开了“龙都相声大会”,给田东强打电话,田东强说自己已经在路上,然后崔宁看看四周,表示自己在珠市口附近的“国魅电器”等田东强,避免互相找不见。
国魅电器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家电器连锁企业,其创始人是来自潮汕地区的王光裕,出生于岭南省汕头市潮阳县铜盂镇凤壶村,这是一个典型的潮汕汉子,小时候家境贫寒。
十几岁就出来闯荡社会,1987年在龙都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魅”的门面。王氏兄弟先卖服装,不久即改售进口电器。
1987年1月1日,“国魅电器店”正式挂牌。其时进口电器销售为卖方市场,不少商家正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却反其道而行,尽管有货不愁卖,“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1991年,王光裕第一个利用《龙都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魅”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其时商家多认为“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魅的广告策略,但王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
1992年,珠市口100平米的“国魅电器店”发展为大型电器商城,同时,王光裕在龙都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国豪”、“亚华”、“恒基”等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魅电器”,集中打响品牌,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初,王氏兄弟已经发展至五六家国魅电器连锁店,财富得到迅速积累。树大分桠,王氏兄弟遂谋分头发展,王光裕分得了“国魅”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王光裕时年24岁。
之后,王光裕独自经营的国魅电器开始迅速发展、扩张。1995年,国魅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十家;
1999年,国魅从龙都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开出330家门店。
崔宁也见过王光裕几次,毕竟国魅已经成为龙都连锁行业的一面旗帜,而崔宁又服务海蓝这样的企业,所以对国魅也有一些研究,而对王光裕本人,暂时还没有深度的接触,不过崔宁不知道的是,在郑老爷子66岁的生日宴会上,王光裕在二楼,作为郑氏家族的家电供应商和企业家,看到过和几个前辈在一起的崔宁。
崔宁信步走进珠市口的国魅电器,也就是王光裕发家的地方,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能量,从风水的角度,这家店果然是非同小可,怪不得王光裕这几年风生水起,天地合力自然有道理的。
而今天,在龙都的王光裕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把事业版图做的更大一些,包括门店如何从三百多家做到三千多家,是否需要引进资本等,这都是他每天在思考的,而定期的考察门店,今天来自己创业的门店,也算是心血来潮。
王光裕在门店里随意逛着,其实门店员工大部分都认识自己老板,不过下午五点左右,客人还不是很多,主要是近处的一些居民来吹空调,尤其是夏天,按照数据来说,有一多半是来商场蹭空调的。
王光裕想着,既然这么多大爷大妈喜欢进来蹭空调,那是不是可以专门进一些小家电,或者每天定时进行特价促销,比如说下午七点左右,吃了晚饭都在遛弯的时候,空调100元特价一台,或者是风扇一元钱一台,相对于越来越贵的报纸广告,在自己门店做广告,一传十十传百,效果应该是可以的吧。
王光裕一边在店里溜达,一边想着问题,抬头就看到崔宁走了进来。
尽管崔宁穿的朴素,然后手里还提着一个尼龙袋,王光裕还是一眼把崔宁认了出来,毕竟郑老爷子亲自去门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