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重重变数(1/2)
前文提过,重楼共收拢了一百二十余名帮众,但现在面对左右夹击,一方位居山阴,一方则在山阳,分配下,每一面就只能派出六十余人,然后再分派到三道防线中,平均下来,每一道防线就只有二十人左右。 x 23 u
二十人面对百人的攻击,压力不可谓不大,再加上士气低迷,落败是难免的。
但即便实力悬殊如此,只是几息的时间,就土崩瓦解,也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稍微的意外后,薛衣侯很快就释然了。
按理说,重楼一方,人数本就不占优势,再这般层层分兵,只会被对方一一击破,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可重楼难道就真的这般傻么?
不,准确来说,这般安排已经是现下最明智的选择了。
准确来说,重楼压根就没指望这些防线,明知不敌,所能做的便是尽量的保存实力。保存什么实力,自然是修为更高同时又颇有忠心的帮众了。
换言之,被安排的防线越靠外,那些帮众的忠诚度越低。
也恰恰因为这个原因,第一层防线面对来敌,甚至连最起码的抵抗都没有,除了个别倒霉催的被金兰帮众祭了刀,剩下的全部临阵倒戈,被裹挟着杀向了第二防线。
随着第一道防线的冲破,金兰帮众的冲杀显然出现了变故,不再是一蹴而就,顷全力于一战而毕,而是一分为二,半数冲入防线进行厮杀,另外半数竟是不加理会,直接越过防线,继续向上冲杀而去。
若是有军事大家在此的话,面对如此变化,怕也要竖起拇指叫上一声好了。
第一道防线,倾全力攻击,不仅可以速战速决,更是最大限度的震慑对手,与此同时,轻易的胜利更是会反过来激励士气,可谓一石三鸟。而到了第二防线,突然分兵,却是出于战略性的考量了。
前文说过,此一战,金兰跟弑血联手,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将重楼除名,更重要的还是搜刮人手,从而壮大自己。
在胜负已经没有悬念的情况下,获得的俘虏越多,也就能瓜分到更多的利益。
而在利益的争夺上,作为暂时的盟友,金兰跟弑血无疑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事关切身利益,自然没有谦让的道理,如此,在战前,双方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在不破坏双方盟约的基础上,能斩获多少俘虏,各凭本事。
正因为如此,才让金兰在冲破第一道防线时,突然分兵,一半进攻防线,一半则兵贵神速的向上突击,以求能在弑血之前,攻上山顶,甚至是加入弑血的战场,虎口夺食。
而且,即便是分兵,进攻第二道防线的人手,依然有着数倍的绝对优势。
如此,被放置于第二道防线的三个七人小队,实际上面对的敌人,就变成了七十多人。
而此时,薛衣侯所在的小队,已经跟向自己攻来的敌人混战到了一起。
不同于重楼这边以七人为小队,此时他们所面对的二十多人,却是隐约以一人为首。
那是一个衣着华贵的年轻男子,气度非凡,尤其是眉宇之间,傲气凛然。
作为首领,他是唯一没有参战之人,就那般云淡风轻的站于战场之外,冷眼旁观。
或许,在他看来,如此悬殊的战斗,根本不值得他出手。
事实也是如此,二十多人对七人,战斗甚至算不上激烈。
金兰的帮众,依
仗人多,却大多留有余力,只是尽力的压榨对手的空间,其间还不断夹杂劝降的话语。
毕竟在他们看来,相比于杀死敌人,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劝降俘虏,更有价值。至于重创……之前首领的奖罚令可是讲的明白,重创敌人,非但无功,说不得还会受到训斥,所以,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只能杀掉了。
反观薛衣侯这边,大多数人同样是极尽敷衍,双方乒乒乓乓的你来我往,却是连一丝血迹都没有挥洒。
之前,作为小队名义上的队正,单老二对于薛衣侯的劝解,大为赞同,可这并非就是真的存了赴死之心,恰恰相反,只因为他从薛衣侯的话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
“若是咱们连应战的胆魄都没有,何以称大丈夫,即便侥幸活下来,怕也会为人瞧不起吧。”
这是薛衣侯的原话。
在绣娘听来,充满了慷慨激昂的豪迈。
可于单老二,却完全变了味道。
不战而降,何以称大丈夫,自然会被人瞧不起,即便是真的改旗易帜,有了此种前科,怕也不会受到重用。
至于那侥幸活下来,就更加的意味深长了。
只要是傻子都看得出眼下的局面,若真心抗敌,说九死一生都是妄想,既然如此,又何来侥幸。
换言之,这薛十四怕是也存了投降之意,只是一来忌惮那绣娘的武力,二来想的也深,才出此对策。
只要在跟敌对战时,惺惺作态一番,然后佯装不敌被俘,如此,全了大义,又能保全了性命,实在是一石二鸟之妙计也。
如此,在单老二暗自授意下,其他人又怎么会拼死搏杀,各怀心思,无非就是等待被俘的时机罢了。
人心涣散如此,第二道防线的前景可见一斑。
而薛衣侯,他难道真的是单老二想的那般心思么?
却也不尽然。
因为薛衣娘的缘故,薛衣侯无论如何都不会投效敌营的,但也不会傻傻的找死。
之前的那番话,根本就是他拿来迷惑单老二等人的。
因为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