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少年展卷绘尘俗 第4章 笔和笺(1/2)
麓山位于道南省粟城西区,依江面城,山水一体,海拔三百米,占地三十余平方公里,为华夏南岳七十二峰最后一峰,所谓“南岳周围八百里八百里,回燕为首,岳麓为足”,其山景色秀美奇丽,更是一山兼三教文脉之精粹,既是国家旅游景区,也是庇佑道南一方水土的圣山福地。
麓山禅院与云麓宫两大宗门都在此山之中,这才是山脚下的粟城市内数万妖族安分守己的根源所在。哪怕是共治时代之前的数百年乱世,也从无妖邪之辈敢于进犯此地。
纵然是游人如织的清晨,但行走在山路上的李养浩仍有些心惊胆战,不论是人是妖,世间的修行者对于宗派与望族总是望而生畏。
在现代的修行者看来,这些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组织,本质是修行界资源与技术的垄断者,不论三教教义如何普世慈悲,但其形成之初的原始积累比之俗世的资本家只怕还要血腥百倍。
沿山路行了数里,游人已经渐少,肖耳带着李养浩又走上一条岩上小径,几转之后,来到一处山崖绝壁。放眼望去,只见山形俊秀,绿树满目,高天之上云霞漫卷,云气自空中延伸入山崖之间,雾气滚滚难知深浅,岩壁上怪松奇柏若隐若现,不见首尾。
肖耳看看此处再无人烟,吩咐李养浩一声“跟我跳”,便一跃而入那山崖间的漫漫云雾当中。
李养浩见肖耳都跳了,也一横心跃下了断崖。
他一入云雾,眼前顿时一黑,厉风过耳之后,便是天旋地转。
随即耳目豁然开朗,竟然来到了一处灵机充沛的山间碧潭旁边,那四野山形绵延至天空之中,湖水倒映出澄天如潋,水畔亭台楼阁皆如玉砌,灵动逼人,也不知是不是还在人间。
“这是……”李养浩见到如此仙境,不由得呆住。
肖耳再不远处水边挥手示意他跟上:“此处是云麓宫后山的一部分,传说是他们祖上那位飞升的仙人以大神通开辟而出的一处洞天,灵机之充沛不是外界福地可比。”
李养浩赞叹道:“仙人竟有如此手段。”
肖耳却摇摇头:“这个说法应是后人附会,你看这地方的许多古迹,都是明初建制,而据记载云麓宫那位罗仙人是万历年生人,清雍正年间飞升而去,自然与这洞天无关。我有位昆仑派的朋友对我说过,开辟这种规模的洞天,有数位飞升境修士联手便够了,无需仙人出手。”
“原来如此。”李养浩连连点头,他修行时间虽长,却无缘与这些名门大派打交道,倒是不知道此中竟有如此多掌故,他以前只知道这位小道长系出名门道法高妙,没想到见识也是颇为广博。
“哪怕是名门正宗,在过去印刷术没有普及的千百年里,下层的弟子文化水平也普遍不怎么高,类似的误传还有许多,我们既然修一个真字,凡事还是要实事求是。”肖耳随口扯了两句废话,在湖边一块大石头旁站住脚步,“来,你过来。”
李养浩走近一看,巨石前地面上空空如也,有些疑惑地看着肖耳。
“从这里,到这里,这五步之内。”肖耳用脚步丈量脚下土地,对李养浩说道,“也就是这七点五六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暂时是我的,懂吧。”
李养浩依然疑惑不解。
“这又不是我家,想怎么祸祸就怎么祸祸。”肖耳耸耸肩,“三年前我在云麓宫下棋赢了一个姓马的小道士,他答应在这云麓洞天中借我五步之地,四年为期,现在我用不上了,还有十四个月的使用权,我可以转借给你。”
李养浩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过望。这毕竟是云麓宫祖师开辟的洞天,在此地修行功行增长定然数倍于外界福地,凡俗之地与之相较更是云泥之别,有此天大机缘,李养浩仿佛已经看见大道可期。不过又疑惑道:“小道长为何说此灵地用不上了?”
肖耳低头看着那一潭碧水,笑道:“你要问我为什么说这里用不上了,那你就得先问问我借这地方本来是用来做什么的。”
说罢,肖耳双手掐一个法诀,指尖金光隐现,往那水岸相接处遥遥一指。
顿时水波摇晃,雾气翻腾,一注清光自水下泳地而出,升至半空,满池灵水同时升起氤氲光华,与之交相辉映,无边光芒中隐约可见一物。
“这是……”
肖耳暗念一声疾,那光芒中的物件便慢悠悠向他飘来,只见他反手一抓将之拿在手中,光芒才渐渐散去。
“这是我借此宝地养练的一件法器。”肖耳举起手,李养浩才看见他手中乃是一管毛笔,清辉熠熠,甚是不凡。
肖耳端详着这支笔,得意之色溢于言表:“三年前我高考完那个暑假,曾想要自己炼制一支法笔,便到处搜寻古代灵木为材料。那时候有个小贩给我寻来了这支笔管,然后跟我说这是蒲松龄先生写聊斋用的笔,我见这笔管确是清朝的东西,而且鬼气文气并存,甚是难得,也就收下了。”
“我为了将此物炼制尽善尽美,几乎访遍天下,我在南海守了四十天得了天蛛丝为线,在罗浮斗法一十三场赢来三钱紫金精做箍,又为关外欧阳世家手抄道德五百遍才换来了一撮妖圣毫,最后于这麓山洞天养练一千零八日,今日始得出世。”
肖耳望着手中法笔,亦是感慨万千,修行十五年,他从未如此费尽心思做成过一件事情,此宝可说见证了他前十五年修行的最高功果,冥冥之中与他已是休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