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章天文台(1/2)
去中山陵只是赵小天寒假社会实践的第一步,至于这些照片,后期赵小天他们会通过申请的方式,通过这些照片上传到一个专门的网站,然后网站里面的人会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顺利拿到学分。
逛完中山陵正好也是快中午了,赵小天和他原来宿舍的几个人一起到了山下的一个酒店里面,按照赵小天他们班的组织者说既然赵小天和同学们已经进去中山陵了,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中午就给了他们一个半小时的吃饭时间,下午他们要继续前往下一刻社会实践地点。
中午饭也是赵小天请的,不过只是单纯的请了颜淇张守川他们几个,几个人好像也是很长时间没有见了,也似乎好像知道了赵小天是一个有钱人一样,好好的一顿饭愣是吃掉了赵小天五千块钱。
五千块钱对于赵小天并不算什么,不过却明白了一个真理,景区的饭菜确实要比普通的饭店里面的要贵上两倍左右。
吃完饭回去得路上,几个人都有点醉熏熏的,特别是张守川,走起路来都有点飘飘然。
赵小天他们班里下午的打算是去金陵山山顶的天文台,去天文台那么肯定得去爬山,金陵山虽然说不高,但是还是得爬上几千个台阶的,终于在众人坚持的力量之下,终于到达了天文台。
国立金陵山天文台旧址位于金陵京市玄武区紫金山第三峰上,是华夏最着名的天文台,国家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由于它的建筑美仑美奂、仪器名贵、图书丰富,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当时有“东亚第一”之称。
金陵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国家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国家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国家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国家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金陵山天文台计有:大台(大赤道仪室和办公室)、小午仪室、小赤道仪室、太阳分光仪室、变星仪室、大、小宿舍等。其中主体建筑大台,基本按轴线对称布置,设计时利用地形高差,将行政办公与圆形观象台有机结合成一整体。中轴上大台台阶,经民族形式牌楼,直达有庞大圆顶的观象台。各级平台均设民族形式栏杆,全部外墙采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成,既经济又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庄重朴实。
建筑的奠基碑文,分别为蔡元培、戴季陶、汪精卫、于右任题写,大台牌坊横额“天文台”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这些碑石至今保存完好。其精良的设备,有当年远东地区口径最大的60厘米反光望远镜、20厘米导星镜、双层棱镜分光摄影仪和电动观测台。国家自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落成后,参加了国际经纬度的测量,准确地测定很多大城市,包括京都等大城市的经纬度。
赵小天好不容易爬了上去。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是国家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因精良装备,人才荟萃,曾获“东亚第一”的美称。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华夏现代天文学的摇篮,而且还聚集了华夏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果,仍保存了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件。
上面有几件东西特意吸引赵小天的注意。
浑仪模型这几件天文仪器,明代置于南京北极阁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1934年运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内。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回华夏,至今在圭表上还留有德法军铁锯的槽痕。
古仪器中间的浑仪、简仪、圭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遭抢劫和破坏。1905年简仪从法国索回,1920年浑仪由德国运回。而今在圭表的卧圭上,仍留有联军企图截断运走的锯槽。
浑天仪,又称浑仪,青铜铸成,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是测量天体位置和运动的仪器,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主体平面近方形,中为圆形铜环三重立体交叉,下承以四龙柱、一云柱,有四角台、四云山装饰,通高3.1米,底边4.9和4.7米。
简仪,青铜铸,是对浑天仪的改进而得名。原为元代郭守敬创制,此件为明正统七年复制。平面长方形,它分为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和略日三部分,减去了浑仪复杂的圈环,其操作较简便,并排除了圈环的干扰。通高2.65米,一边长4.42米,另边长2.99米。
圭表,铜铸,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可测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明正统年间复制的此件,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卧圭面上刻有刻度,通高3.56米。
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东汉张衡创制,此件是清光绪年间复制。天球仪由座架和圆球状仪体组成。球体上标刻有星宿颗星,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
地平经纬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量恒星的地平座标,由二柱一梁支架和仪体组成。
天文台的位置位于金陵山的东边,在东边的寓意也意味着日出东方,可以更加具体得侧量一些天体运动的痕迹。
天文台的下面就是中山陵的位置,赵小天在里面逛了一下,感觉没有什么感觉就出来了,天文台的前面是一个悬崖,悬崖前面和天文台分隔用了一个用石头挡住的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