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样谁知为底迟(1/2)
尖儿被拔走了,那剩下的可不就是矮子里挑高个了么?秀女们好歹也都是天字号房的出身。听到这里,脸上不免一阵红,一阵白。
只有那颜滢,态度坦然。宁砚泠知道她就是这么个冷淡的性子,并不以为意。可是李太后和张太妃的目光,在秀女们脸上流转了几回,最后齐齐地聚在了她的脸上。
张太妃先开了口,道:“哟,娘娘瞧您说的,什么尖儿不尖儿的,若论人尖儿,这里这位才是呢!”说罢,她笑着用手指一指。
颜滢见张太妃的手指径直指向了自己,不禁略低了低头。
李太后早就注意到她了,便朝她一招手儿,道:“你过来哀家这边儿,让哀家好好瞧瞧。”
颜滢听了,只得上前几步,到了太后跟前,规规整整地行了个礼。太后喜得一把扶起她,道:“好孩子,不光模样长得好看,还是个知礼的。”
张太妃笑道:“娘娘说得太保守了,就这模样,都天仙似的了。臣妾几乎想不出什么词儿来形容!现在这些孩子们,比我们当年可强多了。”
张太妃说着,眼神又朝秀女们脸上溜了一圈。方才太后逮着颜滢直夸,秀女们的脸色都说不上有多少好看,像梁卓玮这样心胸不甚宽大的,早就气白了脸,只是当着太后、太妃的面不好发作罢了。
现在听张太妃这是把她们都夸了一遍,这才稍稍缓和了些,连带着看张太妃的目光也带上了点儿感激,颇有些知遇之恩的意味。
就这么,李太后在无意间便把自己给张太妃做了个衬托,衬得张太妃和颜悦色的,说话又好听。同时,也替颜滢在天字号房的秀女里头树了些对头。特别是梁卓玮,只是她先前和颜滢、傅卉莳三人一直是好姐妹,这会儿虽然气忿,倒也不好直接翻脸。
可惜这么火星四溅的场面,楚皇倒是没看着。李太后原本是想让他先接触一下秀女们,也好看看他的态度。毕竟是自己儿子,后宫多年无出,李太后也想知道楚皇到底中意那种类型的女子。
但是楚皇只方才下了銮驾后,来与太后、太妃行了个礼,便被凌宜公主拉着,四处去看看玩玩了。
李太后看那兄妹俩玩得正开心的背影,也只得扶额一笑。原本计划好的让楚皇和公主接触一下秀女的打算看来也付诸流水了。算了,顺其自然罢。
于是,太后挽着太妃的手,招呼李公公在后头跟着,又叫陈嬷嬷去唤楚皇和公主,后边儿还有秀女、嬷嬷、宫人,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山上去了。
那齐嬷嬷也跟着来了,可是萱室殿里的嬷嬷们都不同她一道走,她一个人竟挤在宫人的队伍里,不尴不尬的走着。
楚皇被凌宜公主牵着,身后紧紧跟着小春子,还有兮青和兮紫。她俩站得密不透风,倒是隔绝了宁砚泠和公主。宁砚泠本来也无所谓这种场面,更不想在公主跟前争风露脸的,便一人在后面走着,乐得逍遥。
万岁山就位于皇城的北面,原是一处地势较高的坡。当年太祖皇帝得了天下后,布衣国师建安侯给他算了一褂,说是“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而今皇城北高起,江山历代传万世。”
所以,在修建皇城的时候,太祖皇帝便特意命人将多余的泥土石料都堆积在北坡上。这北坡竟越积越高,最后成了这万岁山。山顶上还有当年太祖皇帝亲手栽下的两棵红桧树和柏树,到如今也有二百多年的树龄了。
民间更是盛传这两棵树象征着大周的国运,枝繁叶茂,则国运亨通,连年风调雨顺。当年武宗皇帝御驾亲征,竟驾崩于班师回朝途中,消息尚未传回京都,那红桧竟然无端端枯死了半边,可见是极有灵气的。
宁砚泠早在来京都的那两年就听多了这些故事,对这万岁山是憧憬已久。只是万岁山乃是皇家御苑,百姓们只得在远处看看,并不能随意登山赏玩。
今天好容易有这个机会上来了,宁砚泠自然是四处看看,赞叹不已。她正一个人颇得意趣,却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唤她。
“宁姐姐,和我们一块儿走罢。”听着是傅卉莳的声音。
宁砚泠转身看去,只见那八名秀女不知何时已经走到她身后了。“方才唐嬷嬷来唤,叫我们几个快些儿跟上来。”傅卉莳看出宁砚泠脸上疑惑的神情,便解释道。
宁砚泠一溜看去,只见傅卉莳挽着梁卓玮,颜滢在她俩身边不紧不慢地走着。后面跟着任楚缇,最后面走着的是汪今雨、董尔芙和石青。
宁砚泠又来来回回打量了两遍,不禁疑惑,怎么没看见祁赫雁,她在哪里?她这么想着,不禁问出口道:“祁小姐在哪儿呢?方才好像还见着她呢。”
“哼——”梁卓玮听了,只冷哼一声,并不回答。倒是傅卉莳开了口,道:“祁小姐方才被太后娘娘留住说话儿,现在大约还在前面罢。”
宁砚泠往前看去,前头李太后和太妃身边的,影影绰绰的那个背影,似乎正是祁赫雁。于是,她便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万岁山原本就不算甚高,不一会儿众人就到了山顶。从山上往下看,向东竟能将整个皇城的景致尽收眼底。
这东西六宫,原来竟是这般模样。宁砚泠在心内暗暗赞叹,上回儿不过登上翠榭,还以为已经将皇城尽收眼底,现在想想,那会儿看到的亭台楼阁、廊腰檐牙,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罢。
故而若论登高远望,到底还是这万岁山更高一层。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