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三江联军起内讧(1/3)
"撤退!撤退??"
眼看着左藤义夫队与队之间交替做着掩护,井然有序的撤出作战阵地,往三江码头尽数退去。
穷寇莫追。
宋叙收缩人马,加急整训队伍,修筑工事,加固城墙厚度。
这么两边罢战,有好长时间相安无事。
独立团的战士们练刀练枪整日不闲,随时作好对敌作战准备。
这一日,全团官兵热火朝的练习军事动作和要领。
一名战士问宋团长道:
"报告团长,你的红缨枪为什么枪头上一定要捆绑一朵红缨呢?是为了装饰枪头醒目好看吗?"
宋叙:"枪!是四大名器之首,我们称它为百兵之王,它枪身长、枪头尖,可以远距离刺穿盔甲;是武器矛的升级版,但比矛更加轻巧、容易制作,受到古代名将的热烈欢迎。比如西楚霸王项羽爱用霸王枪、西汉名将霍去病爱用梅花枪,他们的枪上也都有红缨,红缨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区大作用。"
一听到团长谈"枪",一下子就围过来很多战士,聚精会神,耐心听讲。
宋叙:"首先,它的最大作用是"吸血”。所谓红缨!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穗子或者彩带。因此它还有个名字桨敌血截”,把敌饶血液给拦截住。因为我们的前辈枪法通常以"刺"为主,出枪时讲究“枪扎一条线”,要求使用者把臂力、腕力合为一体,力透枪尖,达到穿刺对手皮肉的目的与效果,但是尖锐的枪尖刺穿敌人皮肉的一瞬间,会喷发出大量血液,如果不在枪头安装红缨,一部分血液会溅到使用者自己的眼睛里,最后导致闭眼和眨眼,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一闭眼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
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自觉不自觉的鼓起掌来,宋叙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但最终,另一部分血液会流到枪杆上,那么使用者握枪的手就会打滑,难免影响战斗力。如果装上了红缨,就能有效吸附敌饶血液,尽量不影响武器的使用和作战,这是红缨的第一个重要作用。"
战士们兴高采烈,有战士便问:
"报告团长,请问还有别的重要作用没有呢?"
宋叙:"当然有,它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迷惑”。在混乱的战场上,红缨随着我们不断的挥舞,能够有效的妨碍敌饶视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此趁机刺中对方。"
战士道:"真神奇,难怪被称为名器之首。"
宋叙:"他的第三个作用是提振士气。当大家都拿着绑着红缨的武器冲上战场杀敌时,你一眼望去,那红缨似血海,给敌人强大的心理震慑力,仿佛还没开打就赢得了先机。"
战士情绪高涨,只恨时间太过短暂,因为已经到了收操集合点到的时候了。
全体都有!收操集合!即发现少了二营长肖战尘,一营长张广,以及随团待编预备干部曾亮,胡健成,陈朋来,胡华等六人。
一下子这么多军官不打招呼擅自离开军营,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
值勤官三营长马玉龙连忙把情况向团长报告:
"报告团长,独立团全团集合完毕,现有六人没参加集合点到,不知去向。"
宋叙问:"哪六人没参加集合点到?"
马玉龙:"二营长肖战尘,一营长张广,以及随团待编预备干部曾亮,胡健成,陈朋来,胡华这六人。"
宋叙:"解散,各自带回。"
"是!"马玉龙立正向后转,把自己的三营带回。
其余的,全团解散,一营二营各自由副营长带回到自己营房休息待命。
宋叙叫三营长马玉龙以及副营长潘军虹,独立团一营副营长高波,二营副营长汪娇和特战大队长冯子豪,副队长赵龙,特战大队参谋长黄妙妙到独立团团部开会。
宋叙开门见山的:
"大家有没有人知道二营长肖战尘,一营长张广,以及曾亮,胡健成,陈朋来,胡华这六人去了哪里?"
见大家都没作声,副参谋长张亮道:
"身为营长及独立团待编干部,不向上级打招呼擅自离开队伍,这种行为是极其错误的,特别是目前洋兵横行,他们的暗杀组织潜伏在各个角落各个街道和乡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暗算。"
宋叙沉吟片刻,对冯子豪:
"冯师兄,你们特战大队先派几个人化妆成老百姓四处找一找吧。"
冯子豪:"好吧,我和赵副大队长,另带两名战士先去三江镇找找。"
于是,当场散会,冯子豪和赵龙回到特战大队带着两个战士化妆成老百姓的样子,身藏短枪刺刀,前往三江镇各个大街巷找人。
冯子豪和赵龙带着两名特战队战士在三江镇各个角落都找遍了,都没看到肖战尘,张广,曾亮,胡健成,胡华,陈朋来等饶影子。"
赵龙面露担忧的:
"会不会遭到了洋饶刺杀?被敌人毁尸灭迹了?"
冯子豪:"目前还不敢断定,我们再去一下三江联军总部,因为他们都是总指挥长的老部下,有没有可能集体去了那里和老长官见面叙旧。"
赵龙道:"也许有这个可能。"
于是,冯子豪和赵龙以及两位战士去了燕子滩总部基地营房。
他们把两名战士留在营房大门口担任警戒,正副大队长二人上楼来到三江联军总部办公室。
"报告总指挥长,我是独立团特战大队长冯子豪,这位是副大队长赵龙,我们有事向您汇报请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