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最后的决定(1/3)
零陵城内。
关索的乱军一窝蜂涌入了本就不大的零陵城,城中的百姓见状都惊恐万分,他们得知,长沙桂阳都已经陷入吴军之手,二此时的零陵,成了和吴军对峙的最前沿。
霎时,城里的风向瞬间和昨天成了两个模样。
昨天还在议论农务的百姓们,今天就在探讨是否要迁家了,无论是在哪,无论你是谁,只要你的身份是布衣,在哪都一样,都得纳税服役。
于是乎,对于百姓来说,投靠哪个主子成了他们最关切的问题,就这样,在近些年荆州百姓的脑袋里,他们一共经历了三代(老人),一是天下大乱时期的刘表,刘表为人宽和,荆州作为其封地,刘表并没有苛政,也没有付诸大规模的徭役,但也没有深入去体恤民情,若是发个洪灾旱涝啥的,也是靠着土地自身的运转调理和百姓的抢救避险才稳定。
所以刘表在任时,百姓虽说算不上丰衣足食,却也是安贫乐道,第二任,则是刘备。
刘备驻扎荆州之时,诸葛亮亲理政务,将荆州打点地井井有条,无论是水利设施,还是农具民生,包括到征集贤才,每一个环节都处心积虑去考虑,那个时期,是荆州百姓生活的最快活的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候,荆州官员为政清廉,不敢欺压百姓,粮仓富足,耕作有序。
下一任,则是孙权。
孙权并没有亲自理政,荆州的政局起初并没有多大变化,直到后来吴国和魏国战事频起,孙权不得已在荆州地区广纳兵役,同时大规模绞粮。
在这个时候,民怨就起来了,但同样,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兵役和粮征比东吴要猛,蜀地的百姓同样艰苦,但在民心的治理上,内政天才诸葛亮体现出了其特有的能力,那就是老百姓心甘情愿供粮食,勤勤恳恳参军征战。
不仅如此,诸葛亮的治理能力还不止于此,在许多时候,诸葛亮甚至可以感化所统率的军队,例如卤城之战的时候,诸葛亮成功感化了四万要回川的军队随他一道反击司马懿,最终大获全胜。(要我说,这人要是来红军当政委是不是完美...)
而反观东吴,民怨日日累积,又想起昔日刘皇叔在时的那般快活,不禁更加不满,而刘备亲民的特长总算派上了用途。
我对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深信不疑。
如今的荆州,又一次面临了危机,零陵的百姓就不得不考虑,若是不走,而零陵失守,那么他们将再次归于孙权所统辖,那这样还不如移民。
这股风向,在城中一掀而起,搞得城里人心惶惶,关索心中懊悔不已,当他被截击的那一刻,他便明白,罗宪早已经考虑到洞庭湖上吴军的动向问题,但自己没有在乎这一点,桂阳失守...
如今零陵也告急!
“这零陵...当弃当守啊?”关索扶在厚实的城墙之上,遥望着桂阳,喃喃道。
“将军啊,我军...只剩九百余人了。”副将悠悠地走上前,面色惨白,垂着头,难出一言。
“这一战...我们损失了一万蜀中子弟!”关索愤怒地呼道,但很快,他沉下气来,又只剩叹息。
“将军,霍将军在汉寿驻兵,或许可以请霍将军分兵来援。”副将道。
“霍戈驻守汉寿,为的是兼顾武陵,零陵和公安三地,区区两万人,若是分兵,必会顾此失彼啊...”关索叹息道,“只是不知,这零陵,究竟该守不该守...”
“还是过问一下上将军为好。”副将言道。
“江陵距此百里,即便是快马也需一日半夜,我看今日午时,吴兵就会前来扣城。”关索道。
望着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它破开黑夜,其光辉洒向大地,映照着这江南的战场。
“将军...”副将似乎有话要说,但却迟迟没有开口。
“你要说就说,在这里磨磨唧唧算什么?”
“城里面的百姓,都认为我们不会驻守零陵,现在都开始想着北逃了。”副将道。
“什么?!”关索不禁吃了一惊,“我军昨日半夜入城,怎么今日百姓就闻风而动了?”
“将军...你真当我们入城是神不知鬼不觉吗?长沙桂阳逃来的难民本就很多,加抵昨夜我军十分混乱,仓皇入城,百姓都看在眼里,吴军大肆入侵,长沙桂阳陷落也不是秘密了。”副将低声说道。
关索抿了抿嘴,又叹了口气,右手沉重地搭在腰间所别之剑上。
“这要是百姓都走光了...我守这零陵有何用...”关索自语着,他立刻下令,“你速速命令将士们贴出告示,告诉城里的百姓,我军绝不会放弃零陵!”
副将得令而去。
同一时刻,江陵的将府还没有获得安宁,紧急布置的一系列举措使得罗宪有了一些心安,当然,这得建立在他并不知道荆南的战况之上。
很快,两封急书打破了这个宁静。
府内,陆黎于下座落坐,罗宪端坐于帅座,忽然府外一个汉兵飞速入内,大步迈入将府:“上将军!霍将军急书。”
罗宪一怔,接过递来的急书,摊开来看,顿时气的暴跳如雷!
“真是坏我大事!”罗宪涨红了脸,怒不可赦地砸了一下桌子,把面前送信的士兵吓得一个哆嗦。
陆黎赶紧一挥手,示意那人下去,那人立马溜走,陆黎这才问道:“上将军,出了什么事?”
罗宪气愤地不能言语,不停地摇手,直接将急书递给了陆黎。
陆黎拾起一看,一段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