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知礼的孩子(1/2)
只是当局者迷,这一丝变化就是身为当事人的蔺凌,也没有发觉罢了。
心境解开了,一时间蔺凌的话也多了起来,不过这次的话题已经不再围绕着美景了,而是绕到了杨振的身上。
只听蔺凌瞥了一眼杨振说道:“公玮,你可有想过你的前途吗?毕竟这小厮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而且还涉及到了前途上,杨振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立刻便回道:
“公子,你说的我知道,不过我这文不成武不就的,除了与人担做小厮以外,确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出路了。”
“本来我还想去参军的,可就现在这太平盛世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如同画饼一样,难道我这大好的年华,就要在那荒凉的边关渡过吗!”
杨振所说的这些,正是当下普遍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风气,因为太平盛世的缘故,朝廷发生松懈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国家要没了外敌的环伺,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却是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齐安侯的调兵奏折,能在朝政之上畅通无阻的原因。
因为在庆历帝的心中,他会觉得现在天下太平,区区察毒贼寇,没有必要浪费自己派重兵守卫西北,也正是因为没有了外忧,所以就连皇帝的思考方式,都转变到了养兵所耗费的钱财上去了。
而杨振所说的边关之苦,其实也是朝政的一大弊端,这也是齐安侯在后从中作梗的缘故,其大意就是,每个入伍新兵,都要无条件的前往西北沧阳坡大营,进行两年的戍边生涯,才有资格成为士兵。
先不说这个条件是多么的苛刻,就拿现在已经破除了奴隶制的大新朝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战争来临,那么朝廷将会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接二连三的出浑招,齐安侯这个背后推动者,才会这么的招人厌恶,从而惹来后人的无尽唾骂。
此时蔺凌扭头看着一脸唏嘘的杨振,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虽然只是萌芽,可却是个很好的契机。
走着走着,蔺凌突然开口说道:“公玮,你对现在的局势变化有什么看法没有?”
杨振被蔺凌直勾勾的眼神给盯得发慌,不过没做亏心事的杨振也是不虚,但是这有关朝政之事,确实不是杨振这个文盲可以参与的。
无奈之下,杨振只得支支吾吾的实话实说:“这...公子恕罪,我...”
没等杨振把话说完,只见蔺凌笑着对其摆了摆手说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过只要你有心学习,来日等进了军营之后,我可保你谋个一官半职的没有问题。”
本来还有些颓废的杨振,当听到蔺凌这么说的时候,灰涩的双眸中立刻便迸出了一道火花,或许对于杨振这种没有任何人脉的人来说,别说一官半职了,哪怕只是在衙门之中当差,那也是十分有奔头的。
不过高兴了一会后,杨振在嘴中咀嚼着蔺凌的意思,随后便反应了过来,一脸讶异的看着信步走在自己前面的蔺凌说道:“难道...难道公子你想弃文从武不成?!”
这个想法可是吓了杨振一跳,要知道虽然武人的身份不低,可相比于文官来说,那终究还是低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而且这朝政之上手握重权的,除了那些皇亲贵胄以外,武人里也就是王玄龄了,但是人家王玄龄虽然是武人不假,可之前人家却是将门世家,而且祖上也出了不少的手握实权的文官。
虽然蔺凌看起来人脉也挺广泛的,可毕竟人脉也不能当饭吃啊,除了蔺凌自身强大以为,杨振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是可以支撑着蔺凌弃笔投戎的勇气。
偏头看着脚步稳健的蔺凌,杨振吞咽了一下口水,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公子,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其实我不怪杨振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从一开始,杨振就已经认定了蔺凌的前途不可限量,特别是当他发现蔺凌与王诗雅的关系不一般的时候,这种抱大腿的感觉,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杨振的心中。
所以此时此刻,杨振的心中才是最焦急的。
“公玮,你应该相信我才对,而且这也不是弃文从武,因为我从小便熟读兵书的缘故,如果以后入了军职,对于我来说这只会让我如虎添翼罢了。”
蔺凌这话说的倒是不错,因为蔺凌时常读阅韩熙公战策的缘故,导致了蔺凌对于理论知识十分的充足,相反缺少的,却正是实战。
除了兵书以外,蔺凌在对于诗文方面,也是有着自己所独特的见解,可以说蔺凌此人,简直就是文武结合,而蔺凌所稀缺的,就是一个契机。
一个真正能历练自己的契机。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敌人并不会因为你是什么人而对你心慈手软,历史上又有多少理论丰富,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将军呢。
只是杨振没有信心能说服蔺凌,因为蔺凌这个人,一看便知道是有强烈想法的人,一旦做好了决定以后,是很难被更改的。
就在杨振正苦思冥想的时候,只感觉脚下一沉,仿佛被什么东西拽住了衣服一样,疑惑之下杨振低头看去,只见一个面部油乎乎的半大孩子,此时正死死的攥住自己的裤腿,一脸渴求的看着自己。
低头见是一个孩子,杨振便换了一个口气,半弯着腰背,尽量使自己话便的温柔一点说道:“你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