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暴动(1/2)
胡老三虽然看上去不太靠谱,但做事效率极高,不过几日,言策便收到了胡老三的回信,表示他已经布置完毕了。
剩下的事情便不需要言策操心了,于孟章不是个傻子,他知道该如何将效益最大化。
永安城终于是平静了一段时间,但或许是因为之前的狂风暴雨太过突然,这种平静之下,也总让人有一种暗流涌动之感。
于孟章按时回到了永安城,在利州的布置似乎并没有耽搁他的行程,他进宫复了命,弈风帝听着他一路上的见闻,也没说什么,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时间慢慢冲淡了那一场春闱大案,凌清安还没有出关,云衣也不必着急回到皇子府,她与城南的街坊相处得越发地熟悉了,清闲的日子里也听听街坊四邻都在聊些什么八卦。
事情的爆发好像就在一夜之间,朝廷收到消息,利州突发暴动,弈风帝派兵去镇压,这一切都很正常。但带兵的孙大人到了利州却是傻了眼,他发现这群所谓暴民反对的竟不是皇帝,而是二皇子。
这位孙大人一时没了主意,不反对弈风帝,这是不是就不算造反,那既然不算造反,他是不是不必带兵清剿?
这其实涉及一个政治立场问题,若是二皇子一派的人,恐怕毫不犹豫就上了,可若是四皇子一派的人,却是会选择再等等,甚至是会推波助澜让事情越闹越大。
何况这事儿本来就是于孟章挑起来的,他要用一次暴动,彻彻底底将凌钰在利州所做的一切撕扯到皇帝面前,甚至于撕扯给天下人看。
可朝中的武将少有站队的,这一方面大约是因为武将本身直肠子,弄不懂那些明的暗的斗争,另一方面,朝中也有人猜测,他们在等凌清安。
反正这位孙大人最终选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他撤了兵,但是将领头的几个人带去了永安城,用的名号不是匪首,而是要带他们告御状。
那几人原本也是清清白白的小老百姓,只是被逼无奈才想出这么个极端的法子,这会儿有人肯替他们出头,他们当然求之不得,当场放下武器,备好了证据,带着那几个地方豪强便进京去了。
那几个狗仗人势的混混也当真个个缺心眼儿,他们是当真以为二皇子是给他们撑腰的,一路上不仅丝毫不惧,那副大爷作风还更甚了,好几次,看得孙大人都频频皱眉。
其实,当传出利州暴动这个消息时,凌钰便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利州,他想起凌铭曾给他看的那些证据,当时事情太多太乱,他甚至没腾出手来派人去利州看一看,如今利州出了事,恐怕他这回也逃不了干系。
果然。
孙大人带着这一行人是悄悄进的城,进城后也没做任何停留,直接便进了宫,两拨人在弈风帝面前吵得不可开交,弈风帝听着这前因后果只觉乱七八糟,但有一点他是听明白了的,凌钰指使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弄得农民无地可种,才引发这场暴乱。
证据就明明白白摆在他面前,依旧是一封封凌钰的亲笔信,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回还多了人证,那几个横行霸道的人,口口声声称是受二皇子委派,而且他们还跟二皇子的奶娘沾上点亲戚。
弈风帝将凌钰召进了宫,凌钰听着高公公传旨的时候,便已然知道是孙大人回来了,可他没有任何办法自证清白,因为那个模仿他字体的人一直没有被找到。
其实他可以拿着上一次凌铭给他的那些进宫的,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宫里的所谓证据和凌铭给他的东西应该是一样的,这两份东西摆在一起,这个阴谋便不攻自破了。
可是凌钰没有,因为他清楚,虽然那东西可以证明他的清白,却是会使得凌铭卷进麻烦,因为兼并土地是大事,他发现了证据,不论真假,第一反应都应该是交给父皇的,而不是自作主张。
这自作主张还造成了不小的后果,虽说利州的暴动如今已然平息了,但暴动终究是有伤亡的,朝廷派兵一路上也是有花销的,这些不必要的事情本来可以被遏制的,如果当时有人派人去利州查一查的话。
这么想着,凌钰叹了口气,这个锅他背了,尽管同样是一场冤案,但确实是因为他的疏忽,才造成这样的局面。
御书房里,弈风帝的脸色有些难看,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就是因为此事恼火,他脸色难看的原因,多半是因为这两拨人吵得太厉害了。
那些农民本来还是有几分惧怕天威的,奈何对方不怕啊,看着对方明明有罪还这么嚣张,这帮人自然不干了,一个两个也不顾这里是御书房,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可能已经顾及这里是御书房了,不然估计已经打起来了。
凌钰到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进了菜市场,一向威严的父皇瞪着眼睛坐在上首,是个人便能看出皇帝的怒发冲冠,但偏偏御书房里这群人意识不到,还在争得不可开交。
凌钰上前行了礼,场面才稍稍安静下来一点,主要是挑事的都安静下来了,那些个和凌钰气质极其不符的流氓混混,突然都闭了嘴,站在那里上下打量着凌钰。
“舅舅!”也不知道是谁先开了这个头,那群人瞬间涌了上来,围着凌钰“二叔”“三舅爷”的乱叫,凌钰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一时被围在中间,不知所措。
弈风帝终于是动了怒了,他抄起手边的砚台,直直地冲着人群砸了过去,正正好好落在一人脚边,崩开的碎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