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华门外唱名(五更,求订阅求月票)(1/2)
甘奇准备着开个报社的事情,烧制更多的活字,四处去请印刷匠人,还到处去找稳定的供纸、供墨渠道。
日子一混,就到了东华门外放榜唱名之日。
这一日,激动的不仅是文人士子,还有汴梁城的各家大户,但凡家中有待字闺中的女儿,那一定会赶到东华门外等候着,等候着这些未来的朝堂栋梁之才们,苦口婆心也好,生拉硬拽也罢,如何也要弄一个乘龙快婿回家。
甘奇也早早就到了东华门外,东华门是皇城东边的一个城门,早已人头攒动,都等着城门打开的那一刻。
人实在太多,甘奇也就懒得往人群里去挤,这也就是为何放榜之人会有人大声唱名的原因所在。因为人实在太多,都拥挤在这里,看热闹的比真正的考生还多,考生的亲朋友好也比考生多。大多数考生压根就挤不进去,若是没有人大声把榜单上的名字喊出来,那这些考生就真的要头疼了,血战一场也不知能不能挤到头前去看一眼。
其实许多挤在头前的人,昨夜就来蹲点守着了,为什么这些人比那些看榜的考生还要热衷?因为有些人还等着今天赚钱呢,得了名字去报喜,少不得一份官老爷不菲的赏钱。
甘奇与苏轼苏辙、吴承渥几人站在人群之外,只等里面的人大声唱名即可。
吴承渥早已紧张得左右踱步不止,苏轼却是一脸笑意。
不知为何,甘奇又在身边不远发现了甘正。甘奇已经怀疑甘正是故意寻着自己而来的,就是要到自己身边。
这种心态,甘奇其实也能理解,甘正憋着劲等着在甘奇面前出人头地、扬眉吐气,这是执念一般,甘正似乎也等着甘奇那羡慕嫉妒的眼神。
甚至甘正也等着那一刻,甘奇会主动上前来说上一番讨好的话语,甘正到时候是耀武扬威一番,还是君子风范一番,他自己倒也没有决定好。
甘正心中的甘奇,不过就是个攀附权贵门槛的泼皮,除此之外,还有附庸风雅不知廉耻。所以这般的甘奇,甘正是料定他会上来讨好高中的自己。
所以甘正期盼着,等待着,等着唱名的那一刻,等着有人高声呼喊着汴梁甘正甘端念的大名。
“子瞻,子由,我准备办一个京华时报,想邀请你们帮衬一二。”趁着榜单还未贴出来,甘奇说起了正事。
“京华时报?什么东西?”苏轼问道。
“就是如那朝廷邸报类似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印制一次,刊载一些时事、文章、评论、策论、娱乐等事情,在东京城里发售。”甘奇说道,邸报这个东西,其实就是朝廷官方报纸,从汉朝就有。
但是邸报与甘奇要办的报纸又有极大的区别,邸报其实主要是朝廷发给各处衙门机构官员的,里面主要是记录一些朝廷最近的政策,国家发生的大事,或者教导官员勤政爱民之类。
甘奇的报纸,那就真的是报纸了。甚至也准备打广告,比如球赛广告以及报道。
“哦,发售?这能赚钱吗?”甘奇做任何事,苏轼都觉得甘奇是要赚钱。
甘奇摇摇头:“赚不到多少钱,兴许还要亏钱。”
甘奇这话不假,这个时代的纸与墨价格不菲,印书倒是可以赚本就不菲。但是印报纸可就难以在价格上赚钱的,总不能把,那谁还会买?即便有人会买,又能卖出去几份?
所以为了广泛发售,报纸的价格肯定高不了,甚至还得亏本卖,至于广告收入,如今还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情况。所以赚钱亏钱都有可能,但是甘奇倒是不在乎,因为他亏得起。
古代中国,其实识字率很低,农村里,一个几百人的大村庄,能识字的只怕也超不过十几二十个的数目。城市里的识字率就高了许多,许多大户人家的小厮都能认得不少常用字,至少认得街边牌匾上的字。
汴梁城可以算是例外,因为这里主要居住的群体都是读书人,次要群体,也是为读书人提供服务的人群,服务读书人也能促进许多服务业者识字的需求。
在汴梁城办报刊,基础人群还是有的。
苏轼听得甘奇说要亏钱,一脸的不敢置信,问道:“道坚,亏钱的事情你也做?”
“做,我有的是钱,不怕亏。只愿服务大众,为国举计,哪怕亏空了家底,我也不皱一下眉头。”甘奇正义凛然说道。只是甘奇的家底,想要在大宋朝亏空,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苏轼与苏辙对视一眼,互相摇头,苏轼再道:“我已经努力在说服自己了,就是怎么都相信不起来。你甘奇甘道坚,岂能做亏本买卖?”
“我要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生继绝学,为……”甘奇似乎要发表演讲,倾诉自己这伟大的理想。
“得得得,停,我信了,我信你还不信吗?”苏轼出手去拦,口中说着信,脸上却写满了不信。
“嗯,要不要来帮衬一二,多多写文章,我免费给你刊载发售出去,传扬天下。”甘奇说得义气非常。
“行,可以,你若真印制时报,我给你供稿就是,说好了,不得向我收钱。”苏轼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知苏轼要是知道给报社供稿是要收稿费的,他心里会作何感想。
“咱们谁跟谁,绝对不收你的钱,免费帮你传扬文章,到时候有什么事情,当也要你写一些评论之类。”甘奇拍着胸脯说道。
却是此时,头前忽然人潮攒动,喧哗大作,所有人都往前挤去。
还有人大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