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看书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炮火1906》

笔趣阁看书(biquks.com)

首页 >> 炮火1906 () >>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biquks.com/192506/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2/3)

外交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而日本的蠢蠢欲动,似乎并没有让中国有所警醒,相反,日本舰队的聚集,在中国的说法成为了为协约国海上护航。

与此同时,青岛的德国人也在紧急的磋商,准备应对日本的攻击。

德军虽然在离本土万里小~说~就之外应战,但是却并没有多少的消极,他们同样的热情激昂,就跟他们在本土的同胞一样,做好了血战的准备。

德军的士气的确很高,但是,也有许多军官感到担忧,一旦防守遭受挫折,他们的士气很容易低落下去。

毕竟,他们人数太少,经不起消耗,这是个致命缺陷。

青岛的外围防御线沿胶洲湾租借地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有6座主要的炮台,4座对海、2座对陆,共装备有炮、炮、4门2炮和原属于清朝陆军的老式炮。这些炮台及5座多面棱堡共驻扎有750人,其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

虽然不至于像旅顺要塞那样,在日俄两国多年经营下,变成浑身是刺的刺猬,变成一个钢铁堡垒,但这样的防御力量,还是能够让任何敢于进犯的军队付出沉痛的代价。

战前参观青岛的提尔皮茨提督曾赞叹说“需要整整一个军的兵力,才能攻下这些要塞”。

青岛的德国海军第3陆战营有1300人,包括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在北京使馆区和天津德租界,德国还驻有4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个炮兵分队,这些部队也在几天前经津浦铁路撤退至青岛,德国在青岛的防守兵力最后增至挺机枪和90门炮。

迈耶-瓦尔代克为此夸耀说:“日军若想攻下青岛,需要付出4万人之代价”。

而更为精确的计算,日军必须要付出四到五倍于德军防守人数的损失,才能攻克青岛要塞。

也就是说,日本要付出两万人左右的死亡,才能啃下青岛要塞,这还是起码。

事实上,英国并不是真心要求日本立即参战,甚至对日本参战顾虑重重,因为“一般人担心的是日本将乘机在亚洲大陆推行扩张政策”。

果然,英国8月9日收到日本备忘录后,立即要求日本暂停军事行动。日本对此置之不理反而要求英国允诺日本出兵。11日,英国只得同意日本参战。日本即于8月15日致送德国最后通牒,宣称已同英国商妥。其实,英国出于种种原因不便公开反对罢了。

英国之所以答应的这么迅速,并不拖泥带水,是因为他们也想借着日本的手,来试探一下中国的态度。

在英国国内,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敦促中国对德国宣战,从而让中国收回胶州湾;另一种则是支持日本对德宣战,从而将中国与日本的矛盾激化。

日本参战“并不是履行日英同盟条约明文规定的义务,而是企图以对英友好的形式,排除德国在东方的势力,提高日本的地位”。

日本真正的用心是借参战之名,行独霸中国之实,‘在大陆上推行自己的领土扩张政策,寻求在亚洲的霸权和优势。

日本宣布‘中立‘前天即8月3日,日军大本营即在佐世保组建了舰队,并对陆海军进行了动员和调动“8月15日日本,发表题为社论称:‘如果日本想利用这个机会,把大军运往中国追求其野心,则必将带来使我国陷入危险之事件‘。

英国固然想看到中国的发展势头因为这次与日本的战事而消失,未尝没有削弱日本的心思。

日本日益的表露出了独立性,英日同盟只是日本的美丽外衣而已。

也就是说,拉拢中国加入到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或是促使中日两国陷入战争,成为了主流的两种意见。

但看来,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毕竟英日同盟对于当前的英国来说,还是无比需要的。

日本在通牒中写道:“日本政府,郑重地考虑了日前局势,并和英国政府就英日同盟的目标之一---巩固与维持东亚地区和平---充分交换意见以后,决定和英国共同采取有关的必要措施”,要求德国舰队须立即撤离日本及“中国海”四周,不能擅离者立即解除武装;“德国政府应在一九一四年九月十六日以前,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和无补偿地移交给日本当局,以便归还中国”。并限8日内答复,若迟至8月23日未接到满意答复,将“任事态自行发展”。

英国同意日本参战,却并未放过最后时刻限制日本的手段。8月15日,英国提议日英两国共同向中国提出照会,写明“保证归还胶州湾”,遭加藤拒绝。

加藤说:“现在不能做出归还胶州湾的保证,付出很大牺牲后取得之胶州湾,即令归还,日本也须附有条件,例如延长满蒙租借地及延长铁路期限等,恐将成为主要条件”。

英国又于8月17日发表声明,“据了解,日本的行动,除非保护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航线,将不使其越出中国海而扩及太平洋,而且不使其扩及德国在东亚属地之外任何外国司地”。包藏祸心的日本外相加藤立即反驳:“这只不过是英国单方面的解释”。

这是英日同盟开始走向转折的关键一步,过去英国在华利益的维系,常常要依靠日本,但是中华民国成立后,英国与日本在华利益都遭受了重大挫折。

英国更多的是凭借经济手段,而日本,则没有这么好过,而是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打压,这使得日本的

状态提示: 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