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册封公主(1/2)
齐青蘅当时拿着这封信,面色忽冷忽热,沉思了良久。
他何尝不想早日将云衣接回来。何况东昊此次能无后顾之忧地出兵,是因为有孟云衣在南楚拼命牵制住雄心勃勃的楚琮!这是用什么代价换来的呀,齐青蘅简直不能细想!他是日日掰着指头数日子!
他已经通知云衣回来了。但结果显而易见,楚琮不肯放人。只能再正式遣使去与南楚交涉。但如果没有强硬的手段的话,即便正式遣使去要人,想来楚琮也还是不会放人的。
以他如今的威望,或许可以强行发动战争试着逼迫南楚交出孟云衣。只是,胜败难料不说,东昊必将满目疮痍。
云衣再三强调,她在南楚很好,请他一定要记住教训,步步为营,切不可冒进,以免留下隐患。
齐青蘅知道,舆论刚刚开始逆转,万万经不起再一次的冲击。想接回云衣,更要让官员和百姓都自愿接受孟云衣的话,还缺些火候,缺个契机。他不想委屈云衣,让她背负着污名嫁给他。
这一年半下来,齐青蘅已经沉稳了很多。他知道,想要什么东西,必须有所割舍,必须学会等待,必须学会信任。云衣说她可以坚持,那就再忍忍,等待最好的时机出现。
齐青蘅给顾远亭回信,直言时机仍未至。
顾远亭见信大怒,把信撕个粉碎。
齐青蘅,你这个胆小鬼!你不动手,让云衣这么受委屈,等我腾出手来,我来动手!
清宁三年十月,靖安帝被俘。
清宁三年十一月,北武全境平定。
清宁三年十二月,在镇南王府上下人等的情愿下,镇南王顾远亭自立为帝,设国号为粱,改年号为光复,尊故镇南王穆重山为仁帝,并大赦天下。此前四处躲藏,被迫为奴的凉国遗民顺势被恢复成了平民,可以正大光明地活在这个世间了。
奇怪的是光复帝没有像其他几国的皇帝一样自称为朕,反而是采用了古称“孤”。不过这是皇帝自己的喜好,沿用古称也无不可,因此并没有人在意。
令世人惊异的是光复帝做的另一件事。他册封东昊忠勇公之妹孟云衣为嘉义公主。理由是嘉义公主乃仁帝义妹,兄妹感情甚笃。嘉义公主救过仁帝,仁帝反过来也救过嘉义公主。仁帝出事时,嘉义公主更是不远万里前来营救,信义可嘉。
册封先帝义妹为公主没有问题,可这人是别国未来的皇后,事实上她还是别国的重臣,虽然名义上是两个人,但如今的天下,谁不知道忠勇公孟云逸就是东昊未来的皇后孟云衣。这臣属关系如何算算?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虽然这事让梁国的大臣们有些挠头,但毕竟光复帝册封的是孟云衣,而非孟云逸,问题倒也不大。何况孟云衣不计生死营救穆重山,甚至为他差点身败名裂,至今还因此羁留在南楚,原镇南王府的那些人对她还是很感激的。尤其是知道内情的重臣李牧、陈季楠等人,更是大力支持此事。
相对比梁国臣民的坦然接受,东昊这边因此事却起了轩然大波。
光复帝派遣册封使送了金册、礼服到东都。面对这种不合常理的册封,清宁帝没表示欢迎,却也没反对。
册封本应本人在场受封。孟云衣出使南楚,自然没法亲自受封。
册封使到忠勇公府转了一圈,没找到人,第二天就带着金册、礼服闹上了东昊朝堂。
要知道册封使同时也是梁国新君登基传信使臣,担负着促进两国睦邻友好之责。先前便是他向东昊递交了国书,表达了两国交好的意愿。
使臣在大殿上询问清宁帝嘉义公主为何不在忠勇公府。
孟云衣是促成两国结盟的关键人物,梁国问起孟云衣,东昊也不好置之不理。
齐青蘅便说忠勇公已出使南楚。
使臣追问为何忠勇公已出使两年,东昊还尚未将之召回。
便有大臣代齐青蘅回答说先前与北武战事未平,忠勇公负责昊楚和谈的使命未完,所以迁延未归。
使臣便说如今北武已灭,战事已平,当无再羁留南楚之理。
东昊大臣们有点尴尬。其实十月份靖安帝被俘时,北武便大局已定,余者只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齐青蘅已遣使访楚,正式与南楚朝廷交涉,要求召回孟云衣。
只是,楚琮如何肯放孟云衣走。孟云衣自然没有被召回来。
东昊朝臣们对此又气愤又无奈。齐青蘅对此倒是有心理准备,孟云衣出使南楚本就是羊入虎口,他本也没指望这么容易就能把孟云衣要回来。
但这话如何同梁国使臣说,太也丢脸。
梁国使臣却是毫不客气地说:“外臣听到一些楚帝和嘉义公主的传闻。先前楚帝误会嘉义公主是其逃妃。此事虽已澄清,但楚帝钦慕嘉义公主人品风采,欲纳其为妃。嘉义公主洁身自好,坚决不从。楚帝便强行将其羁留在南楚,不肯放归。不知是也不是?”
东昊朝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梁国使臣接着说:“嘉义公主是贵国未来的皇后,更是功勋卓著的一等忠勇公!贵国就任由她被强行留在南楚,毫无办法么?昊国颜面何在?窃为昊国不齿也!”
东昊朝臣们又羞又恼,吵吵起来。
梁国使臣大声说:“嘉义公主不光是昊国忠勇公,未来的皇后,也是粱国的大恩人,是我们尊贵的公主!你们不管,我们管!”
便有经不起激的东昊大臣应声说:“谁说我们不管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