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明珠蒙尘(1/2)
揭幕战的时候,陆一奇将最后一传的绝杀机会交给尼尔森,绝对不是匆忙状况之下无条件信任尼尔森的随意选择,而是根据尼尔森特点完成的布局。
那么,尼尔森的特别之处到底是什么呢?
天赋与技巧两者兼具!
正如陆一奇所说,尼尔森是天才,一名潜力没有能够被完全开放出来的天才——至少上一世是如此。
2017赛季,联盟三十二支球队一共拥有两百名左右的外接手,其中白人外接手只有二十人;而同一组数据,进入2019赛季的时候,则进一步下滑到十七人——平均每支球队不足一人,数据持续走低。
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上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白人外接手,正在逐渐失势;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真正能够早早跻身名人堂巅峰位置的白人外接手,只有韦斯-威尔克(ker)一人,被誉为槽外接手历史第一人。
具体原因?解释起来错综复杂,但可以简单归结于,白人外接手技术更出色,而黑人外接手天赋更出众。
黑人外接手往往路线跑动能力不佳、职业训练态度偏差,但他们拥有身体天赋,垂直打击能力和物理对抗能力都更加出色;白人外接手的短程爆发力和深远续航力则略逊一筹,但路线跑动能力和柔软接球手感方面,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竞技体育之中,技术和战术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但是身高不能。对于外接手来说,跑动路线、区域防守判断、假动作识别、战术掩护、接球手感等等都是可以通过长期训练而提升的,但与生俱来的天赋却不能。
正是因为如此,白人外接手必须面临黑人外接手的强烈冲击。
此前就提到过,西雅图海鹰所代表的轰爆军团改变了联盟的防守理念,2017赛季的时候角卫位置上就已经看不到白人的身影了——因为角卫位置就是天赋重于技巧,更多时候角卫需要处于被动状况下,以自己的天赋能力来形成对抗完成防守,而技巧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弱化。
联盟在挑选角卫的时候,越来越重视天赋,迫使外接手位置的挑选标准也发生了变化,黑人外接手开始逐渐抢占优势。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近端锋和外接手有所不同。
虽然主要任务都是接球,但近端锋的路线更多在短传区域,以路线跑动和拆挡掩护为主,对于战术理解和接球手感提出更多要求,这才使得白人与黑人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双方其实没有太多差别。
而外接手则更多需要在深远区域的垂直击打、一对一的单挑对抗状况之下,完成接球、持续推进。这也意味着接球手感和跑动路线层面的优势被无限削弱,而身体对抗和肌肉爆发的天赋优势则凸显出来。
正是在如此背景下,白人外接手越来越少,能够在联盟占据一席之地的,无一不是拥有强大的个人特色。
韦斯-威尔克是打破联盟固定观念的槽位接球大师,而在他之外,乔迪-尼尔森则被誉为是联盟外接手的领军人物。
尼尔森得以立足于联盟的,是他比黑人外接手还要更加彪悍的垂直击打能力,短程爆发力和二次启动能力绝对堪称凤毛麟角,以绝对速度和灵活转向的超强天赋统治中传和长传区域,在威尔克退役之后,不少人都认为尼尔森是联盟头号外接手。
略显讽刺的是,尼尔森作为一名白人外接手,但打法风格却无限接近黑人外接手,这也侧面体现出了联盟对外接手的筛选与培养,正在逐渐朝着一个既定方向发展,那么,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都会如此训练。
在尼尔森进入联盟的职业生涯早期,因为大学时期只打了两年外接手位置,他的跑动风格和战术特色并没有成型,教练组对于他的战术位置没有一个清晰概念,只是把他当做普通的白人外接手来使用,更多时候,依仗尼尔森柔软而细腻的接球手感,在三档转换或者强打四档的时候来完成短距离推进。
某种程度上,这埋没了尼尔森的真正天赋能力。一直到职业生涯后半段,绿湾包装工的外接手阵容缺乏好手,尼尔森被迫提拔起来,却意外走向成熟,让联盟见证了他的强悍天赋,惊艳了无数专业人士。
客观来说,尼尔森具备了身体对抗能力、短程爆发能力、远程续航能力等等外接手所需要的一切天赋素质;同时,尼尔森的接球手感、路线跑动和战术意识等等方面,也依旧具备了白人外接手的优势,再加上兢兢业业、诚诚恳恳的职业态度,可以说,他具备了成为一名顶级外接手的一切必备素质。
要天赋有天赋、要技巧有技巧、要态度有态度,在陆一奇看来,尼尔森与韦斯-威尔克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他甚至具备了比肩杰瑞-莱斯(jerry-rice)的巨大潜力。
但最终,尼尔森职业生涯却只是入选了一次职业碗而已,不要说跻身历史最佳了,就连出色外接手的层次都没有达到。陆一奇的观点认为,教练组必须背锅。
无论是从上一世的职业生涯前半段来看,还是从这一世的前三场比赛来看,尼尔森对于外接手位置的理解都是不够深厚的,依旧处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级状态,等待着一位教练来完成引导和开发:
球场位置的全局掌控、攻防对峙的气氛转换、跑动路线所制造出来的接球机会、外接手与四分卫之间的联动关系……等等等等,这些内容可以看做是外接手对比赛的解读,同时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