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战事起(一)(3/4)
的打击。而事实证明,许攸这家伙反水的倒是很彻底。那么,再回顾过来,问题就来了,许攸为什么会反水?
当时许攸正在向袁绍献计,没有得到袁绍的蔡邕。而这个时候,却是有审配派来的使者告发许攸子侄多收税,中饱私囊,然后又说许攸当初在邺城的时候。也乱收民间百姓的财物。其实,这一点就很值得人疑惑。为何审配好死不死的在如此重要的时候揭发许攸。这不是逼人反水?当然,至于真相如何。也无须深究。许攸的事被袁绍知道,袁绍自然是破口大骂云云,许攸就哀叹一番,在属下的建议下,便去投靠曹操。
首先一点可以知道,许攸是因为子侄和自己犯过错,才被袁绍给怪责。若是许攸没有犯错,袁绍会那般对他?然后,许攸只是听了属下的一句话,就投靠曹操,不要说什么意志不够坚定。想来许攸或许有过这样的念头,如今因为自己的罪行被揭发,在袁绍麾下混不下去了,这就立马干脆的投靠曹操。如果说许攸投靠曹操之后,还能念点旧情,坚守底线,没有把袁绍的薄弱点说出来,或许还不会让人诟病。可是,许攸这厮投靠到曹操一方之后,为了自己的业绩,没有丝毫犹豫的,果断就把袁绍出卖个底朝天,这就很让人鄙视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袁常自然不会很看重许攸这家伙。
“主公,三军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当袁常和荀谌在聊天之时,赵云策马来到袁常跟前,拱手朗声禀报到。
古时候的三军自然不是海、陆、空三军。
三军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指的是步兵、车兵、骑兵三种兵种。在春秋之时,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他们对这三种兵种的称呼也不一样。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而到了秦汉朝,名称也逐渐被前军、中军和后军给取代,兵种也发生了变化。就如车兵,已经被历史给淘汰,自然也用不上了。
在春秋战国之时,三军是有固定的位置安排。
如车兵是在最前方,战斗开始的时候,车兵直接冲锋上前,然后步兵压上。等到战斗到了尾声,骑兵才出场打扫战场,或者追击敌人。
而到了秦汉朝,因为马鞍和马镫的出现,骑兵的作用越来越大,反而是车兵没有了用处。于是乎,骑兵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骑兵是在最尾巴的位置,坐冷板凳。然而,因为骑兵作用的突出,也由于不同将领的作战风格,骑兵的位置也不一样。有的将领喜欢用骑兵冲锋作为打响战斗的号角,便会将骑兵摆在前军的位置,战斗一开始,便直接让骑兵冲锋,然后后排步兵压上;而有的将领则属于稳打稳扎型,首先考虑的便是战败之时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将领便会将骑兵摆在中军位置。一旦战败,中军位置的骑兵可以前后支援,无往而不利。至于将骑兵摆在后军。便是将骑兵用在关键时刻,从而决定战斗的胜负。在如今这个时代。统兵的将领通常都是属于第三类,将骑兵摆在后军的位置,不到关键时刻轻易不会出动骑兵。
除了因为将骑兵当做制胜的关键之外,也有一个原因便是骑兵的造价太昂贵了。每损失一名骑兵,就意味着大量金钱的损失。
在春秋战国之时,因为势力太多,人口也因为常年战斗的原因大幅度减少。所以,一军的兵员也有规定。通常。一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不过,在秦汉之后就不一样了,天下一统,整个国家的兵力都属于朝廷,一军的兵员也就扩大。当然,这个数目也没有固定的,还是要看兵力的情况。
就如袁绍这次攻打幽州集结十五万大军,每一军就有五万人马。而袁常的渤海郡有八万左右的兵力,自然不能全部带走,还要留下士兵驻守老窝。所以。袁常便带走了五万兵力,留下三万驻守渤海郡。袁常的五万兵力三军各一万五千人,还有五千人则是统一的骑兵队伍。其中两千骑兵是从东平铁骑抽出。三千骑兵是于禁的鲍家军抽出。这五千骑兵由袁常直接统领,不受其他任何将领的管辖。
此次出征幽州,由赵云担任中军将领,也是此次大军的主帅。袁常虽是最大的boss,也只是挂着统帅的名义,不会进行指挥。其次,大军的军师自然是郭嘉担任,这一点毋庸置疑。原本郭嘉是要管理渤海郡的政务,不过。好在原本袁绍的麾下魏郡太守董昭已经到达渤海郡,渤海郡的政务便交由董昭处理。何文等渤海郡官员辅助。前军的主将是于禁;后军的主将则是韩恂。典韦这厮统兵的能力基本为零,不过。这厮看赵云他们都有统兵,威风八面,心里不平衡之下,找到袁常苦苦哀求,袁常拗不过典韦,只好把五千骑兵交给典韦来管理。
而渤海郡这个老窝,则是留下太史慈防守。历史上太史慈担任东吴的一方都督,也是绰绰有余,如今太史慈虽然还没有成长到那个地步。不过,守住一个渤海郡,自然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子义,南皮城便交给你了,有你驻守,我也是极其放心的。”
袁常拉着太史慈的手,“深情款款”的说道。
“主公且宽心,属下绝不会让渤海郡有一城一地的损失。”
虽然没能跟随袁常出征,在战场上驰骋。但是,太史慈也知道,守住袁常的大本营也同样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当下郑重其事的向袁常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