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做最fashion的崽(1/2)
为了减少别人对自己身份的怀疑,初学阶段,冯时夏还是只打算跟俩小孩对话,等能进行一些日常交流了,再跟其他人说话。
这样,无论他人怎么猜测她从一个哑巴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别人都无法证明她是真的不懂这里的语言,只会认为她这段不声不响的过渡期是身体或心理上的问题而已。
当她真的慢慢融入了这个环境,和这的人有越来越多的相似点,人们往往就会丢开那些怀疑更偏向给予信任。
直至她找到能把自己都说服的理由。
冯时夏想起之后要做的事,即刻向小家伙问了一到十的读音,能听懂数字还是很重要的。
等她比出“十一”得到了“二”的读音后,她知道小家伙的数数也就到十为止了。上次能比划出几十几,完全是因为刚好是听到两个能比划的数字吧。
冯时夏把记录着数字的包边努力记忆着。为了反复记忆,她还把九九乘法表的第一节按这里的读音念起来,这样一到九的顺口溜就能很快背诵下来,之后也能马上想起来。
然后,小孩在那边也跟着极有节奏地:“一一一,一二二……”
这可不是歌来的。
可是,好吧,练练嘴皮子也挺好。
冯时夏用着自己拙劣的平针和锁边针法,把自己当成缝纫机器般地跟这包包较着劲。倒不是这事有多难或者扎到手,而是实在太考验耐性,看似没几处要缝合的,但是却感觉都要把这包都缝成马蜂窝了。
怎么就要扎这么多针?
她真想手一扬,把这些布头都扔天边去。
她这名字可取得真好,冯时夏,可不就是只能“缝十下”么,缝第十一下,她都想抓狂。
虽然她已经给小家伙缝好一个包包了,但是她并未从中找到什么心得和乐趣,仍旧只感受到了深深的无聊。她现在是无比佩服以前学习刺绣的女子,能那样时时刻刻、成年累月的对着针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才能支撑下去?
还好自己这个大包连棱角都方方正正,实在没什么需要多考虑的,就傻瓜式地闭眼缝过去,尽量缝直一些就好了。
暗袋、侧边、背带和最后的系带,好不容易全部弄完,摆起来一看,这除了色不一样,完全嘛。
不,应该给它个fashion的分类——邮差包。
这么一想,闭眼再一睁,果然瞬间感觉就不一样了呢。
现在它根本就不再是刚才那个包了,档次“噌噌噌”在往上跳,最后整个包都散发着浓浓的复古气质。
可真好~
“缝十下”的手可真巧~
美滋滋地把包背上试了试,背带虽短了那么一点点,可无伤大雅,甚至刚到腰间的感觉更时尚了呢~
“缝十下”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她们能坚持下去了,除开大环境如此或是生存所迫,让她们这种手残党或是拖延症患者能做出一件自我陶醉的作品来,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啊!
无怪乎在机器都快取代人工的时代,还有那么多热衷纯手工制作的人。
“缝十下”用书本和小家伙的石头试了下,除了有些形变之外,两三斤范围内的承重好像还是可以的。
不过因为是翻盖系带的,拿东西略麻烦。当时应该在靠近身侧再加个外口袋的好,可以放一些随时要取用的大叶子或是拿来替换的干净手帕。
现在是没布料了,不过以后还可以加上去。
因为包体都是一整块布料,里侧的两个暗袋都也缝边了的,所以即使把整个包翻过来,也是清爽的很。
要不是开口的系带只固定在了一面,直接反过来用,也能追追之前流行的缝线外露风了。
将大包包丢给跟前跟后的小家伙稀罕去,“缝十下”得去准备午饭了。
菜单早就拟好的,给小家伙煮上一人份的豆饭,早上没有出现其他状况,她决定自己还是把饺子尽快消灭完。
把之前抹了一点点酒去腥的鱼冲洗了遍,用纱布吸掉表面大部分的水分,放两片姜和葱白,下砂罐煎鱼。总共没几两重的两条小鱼,根本用不着大锅。
鱼皮有焦黄色的时候加水,又加了一片姜,大火煮开直至汤色变白,加盐再小火炖煮一会就可以了,这流程她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因为鱼小煮的汤也不多,懒得麻烦的去撇葱花,她最后也只扔了两根葱结下去提提鲜。
看到盛出的奶白色汤,她突然很想念豆腐了。豆腐鱼汤多美味啊,红烧豆腐、麻婆豆腐、干锅豆腐等,还有香干、豆皮、腐竹、豆泡等一系列的衍生品。完全算得上是中华美食变化最多样的食材了。
吸溜回去已经快到嘴角的口水,撇了点汤,冯时夏老老实实地炒青菜。
说实话,再次面对这个,她心理阴影有点大。
她已经很久没见过菜青虫了,上次只看见白菜上面一些黑乎乎的小虫子和叶片上被咬后残留的洞,她还能忍受。今天从院子里拔的青菜刚泡进水里就直接看到浮上来几条肥硕的虫子,可没把她给吓蒙了。
软体动物和昨晚那种简直就都是她的天敌,她却接连受到这种致命打击。
面无表情地将其实都快洗得软烂了的青菜炒熟了,她觉得她中午应该一筷子都不会想夹。
就这么一点鱼肉,她没想着分,都细细挑了刺留给小家伙吃。她给小狗的米汤和大狗的米粥里都添了点鱼汤,想想,又给大狗的食物里添了一半青菜碎,她吃不了的,也不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