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穷鬼不配养兵(1/2)
刘毅这一阵喜意过去之后,才发现他们这一大帮子人还站在外面,他赶紧连道失礼,请何秩入内就坐。
何秩也不以为忤,笑呵呵地跟着进了营帐,待到两人分别坐定,他开始问起何秩的事情,毕竟按理说,何秩应该会借此机会回到雒阳才对。
“景逸兄,不知为何是如此任命?青州黄巾不可小觑,虽然青州兵坚甲利,但无良将,且州内形势复杂,剿灭黄巾殊为不易。”刘毅直接把心中疑惑问了出来,就差说,老弟你这是啥情况?这不是个好位置!
何秩苦笑一声,说道:“伯父认为我本次主动击贼表现很好,磨砺颇有成效,可以担当大任,将我留在青州。”
刘毅听了不禁有些无语,他这是帮了何秩还是坑了他?
他琢磨了一下,虽然对于何秩本人而言,这个位置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对于他刘毅来说,有何秩在青州,有很多事情都方便许多。
“那景逸兄今后是何打算?”
何秩一脸的愁苦,“伯父只是给了统帅调度青州兵事之权,已发公文要求青州各郡国配合后勤辎重,并未调拨一兵一卒,现在手上只有亲卫千人。”
这明摆着就是个坑了,说起来好听,统帅一州兵事,但是现在青州还在朝廷手上的才多少?
青州有六个郡国,济南、乐安、平原、北海、东莱、齐。这六个郡国中,实际受到朝廷控制的,只有小半个北海国,小半个东莱郡,加上平原国、齐国。
算起来,青州属于官方的还不到一半,所以何进的这个安排应该是不安好心的。
“这些郡国的士兵不是那么好调动的,现在应以募兵为主,手上先有实力才会有话语权。这些郡国兵力不一定会给多少,但是提供后勤问题应该是不大。”
刘毅考虑了一下,给了一个保守的建议。
虽然给了名义上的调度之权,但是别人听不听还要看情况,好在现在黄巾刚爆发,还没施行州牧制度,州刺史、郡国的郡守、国相对中央还有畏惧之心,应该不会做得太过。
何秩扶额沉思良久,而后缓缓说道:“宏远言之有理,吾亦是作此想,吾将前往齐国募兵,还望得宏远相助,吾欲以宏远为别部司马,负责北海国事宜。”
别部司马,又可以叫做别营司马,职权是可以独统一营,可以理解为一支部队的分队,偏师。
这下刘毅就明白了何秩的意思,看样子,何秩亲自前来,不只是为了告诉他最新的任命,也是来求助的。
……还装样子思考半天,这家伙肯定是一早就想好了的!
北海国算是何秩的基本盘,北海相能力差,比较怂,何秩的二代身份在这里比较吃得开,他觉得交给刘毅看着才放心,否则万一去齐国募兵回来一看,剩下的小半北海也丢了,那估计要气吐血。
不过这事情对刘毅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他本来就像要在平寿县募兵,然后主动出击攻打周围的黄巾,现在既然何秩有这个想法,还可以顺便帮助何秩。
关键是,有人承担后勤!
如果只是他自己一县之力,能养得起多少士兵?平寿县不到两万户,近十万人,理论上最多募兵五千。
可是实际上呢?根本就不可能!
刘毅他自己也是从小兵做起,知道每个士兵要耗费的钱粮是多少,每个士兵耗粮每年约22石,合4220钱,衣物每年耗费3400钱,每人每年军饷约8000钱。
这加起来就是每人每年耗费15620钱。注意,这还是不算兵器甲胄的。要是没弓没马没盾,仅是每人配备一把普通钢刀,600钱,札甲一套,6400钱,那就是每人22620钱。
而平寿县的赋税是多少呢?
汉赋分粮赋和丁赋,粮赋十五税一,亩产4石,丁赋每人每年120钱。
按平寿县十万人,人均高达一亩田来算,一年粮税26666石。约粮税586万钱,丁税1200万千,合约1800万钱。
只够养818人!
这还是千万别死人的情况下,死一个,抚恤3400钱一人。
所以看看黄巾刚开始能够聚起义兵的都是些什么人?土豪!
即使是背景最差的刘备,也是有富商资助的。不然就靠他自己只能去玩泥巴。
而且那些富商土豪,散尽家财也不过是募得千余人,多则两三千人。
其实不是招不到人,实在是养不起。
因此刘备在得了官职之后,干脆就把大部分士兵给遣散了。
不然老曹会搞屯田?实在是人太多养不起的无奈之举。
原本刘毅打算是再募个四百人,加上自己已有的,凑个八百人的常备军,然后再故技重施,建个两千人的乡勇队。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何秩托底后勤,他打算把征兵拉满,募足五千人!
“何兄放心,只要后勤辎重无恙,北海就由在下负责。”对于何秩的建议,刘毅欣然允诺,这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既如此,事不宜迟,还望刘兄早作准备,何田就留在宏远处,以为联络。”何秩见刘毅答应下来,顿时浑身如释重负,不由哈哈一笑,“北海就拜托给刘明廷了。”
他忍不住开了刘毅一个玩笑,就和郡守被称为府君一样,“明廷”是对县令的敬称。
何田……那个舔狗?
刘毅倒是对他印象很深,心想这样的人只要不委以重任,天天在旁边拍一拍马屁还是挺舒服的。
“刘兄今后不需要再住这军营之中了,毕竟军中苦寒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